金仙顶门一只眼,五眼通神识无限。
云卿留得眼一只,眼力最高人不识。
眼里青囊一卷经,照破山川无遁形。
口谈祸福句句验,人谓先生真鬼灵。
自言好眼与人别,当年点得白龟睛上血。
龟存双眼我双眼,两眼精明光电掣。
有时采珠撼龙宫,有时捋须探虎穴。
独眼独眼真地仙,一角灵犀妙莫传。
谁知一眼化千眼,笑杀时师空眼穿。
何梦桂(一二二九~?)(生年据本集卷一○《王石涧临清诗稿跋》),字严叟,幼名应祈,字申甫,别号潜斋,严州淳安(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授台州军事判官,改太学录,迁博士,通判吉州。召爲太常博士,累迁大理寺卿,知时事不可爲,引疾去。入元累徵不起。有《潜斋集》十一卷。事见本集附录《何先生家传》、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 何梦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十六年何令范重修本(简称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赠方云卿地理》是宋代作家何梦桂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述方云卿的地理技能为主题,表达了他超凡脱俗的眼力和智慧。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金仙顶门一只眼,
五眼通神识无限。
云卿留得眼一只,
眼力最高人不识。
眼里青囊一卷经,
照破山川无遁形。
口谈祸福句句验,
人谓先生真鬼灵。
自言好眼与人别,
当年点得白龟睛上血。
龟存双眼我双眼,
两眼精明光电掣。
有时采珠撼龙宫,
有时捋须探虎穴。
独眼独眼真地仙,
一角灵犀妙莫传。
谁知一眼化千眼,
笑杀时师空眼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方云卿的神奇地理能力,他拥有超乎常人的眼力和洞察力。他的一只眼睛就能洞察天地万物,拥有通神的能力。他的眼中藏有一卷珍贵的经书,能透视山川,无所遁形。他口述的祸福预言句句应验,人们称他为真正的鬼灵先生。他自称拥有与众不同的眼睛,曾经用自己的眼睛点亮了白龟的眼睛,使其流下了血泪。他的双眼如同龟眼一般明亮,光芒犹如电光闪烁。他有时采珠摇动龙宫,有时拨动胡须探索虎穴。他的独眼是真正的地仙,一只角能产生奇妙的灵感,无法传达出来。谁知道他一只眼睛竟然化身成千万只眼睛,笑杀众人,甚至穿透时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方云卿的地理能力,展现了他非凡的眼力和智慧。方云卿的眼睛具有超人的神奇能力,能透视世界的方方面面,掌握无限的知识。他的眼睛蕴含着珍贵的智慧之光,能够洞察人世间的善恶祸福,成为他各种预言的根据。人们对他的能力赞叹不已,认为他是真正的鬼灵先生。诗中还描绘了方云卿与众不同的眼睛,他曾经用自己的眼睛照亮了白龟的眼睛,这象征着他的眼力之高和智慧之深。他的双眼明亮而敏锐,能够洞悉事物的本质和内涵,具有无限的力量。他的眼睛也具有奇特的灵感,能够带给他独特的洞察和启发。最后两句表达了方云卿的眼睛具有超乎寻常的能力,笑杀他人的智慧和力量,甚至能穿透时空。整首诗以方云卿的眼力为中心,通过生动的描写和隐喻手法,展示了他超凡脱俗的地理技能和智慧的卓越。
这首诗词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超凡能力和智慧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知识和洞察力的推崇。通过描写方云卿的神奇眼力,诗人以诗意深远的方式探讨了人类理解世界的能力和智慧的重要性。
树含春色明兼暗,云带朝寒去复还。未有燕回罗幕上,不知人在玉楼间。吟魂几绕青山曲,醉梦多游紫府关。待得归时花示老,莫因寥落起愁颜。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籍,有病何须置药篮。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弄墨调朱妙如神,底能瞥见写吾真。丁宁骨骼从渠湾,自有书生一样人。
山居未省佩弦韦,紧闭柴扉不问谁。自钓鳜鱼西塞雨,久盟猿鹤北山移。古今不遇岂惟我,宇宙无穷付与诗。直道背时宁敢尔,白云深处要耘芝。
七月初头六月阑,老夫日醉早禾酸。莫将煮吃只生吃,更泄天机向达官。
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端居无所为,念子远徂征。夏昼人已息,我怀独未宁。忽从东斋起,兀兀寻涧行。罥挂丛榛密,披玩孤花明。旷然西南望,一极山水情。周览同游处,逾恨阻音形。壮图非旦夕,君子勤令名。勿复久留燕,蹉跎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