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相催尽不穷,乾坤日月总包笼。
行年谁道今朝定,定在庖牺一画中。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赠浮梁汪易数》是宋代诗人钱时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根据您提供的信息,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送给浮梁汪易数
八八相催尽不穷,
乾坤日月总包笼。
行年谁道今朝定,
定在庖牺一画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浮梁汪易数的赠送之情。诗中描绘了光阴如梭,岁月匆匆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宇宙的广袤无垠和日月运行的壮丽景观。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预知行年的定数呢?而答案是,行年的定数就像在庖(厨房)里刻画在牺牲品上的一道符号,是无法预测和改变的。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命运不可掌控的思考。八八相催尽不穷,形象地描述了时间的飞逝和无尽的流转。乾坤日月总包笼,通过对宇宙景观的描绘,强调了时间的广袤和无法抗拒的力量。行年谁道今朝定,表达了对未来的疑问和不确定性。最后一句定在庖牺一画中,将时光与庖牺(古代烹饪仪式中的祭品)联系起来,以强调时间的不可逆转和命运的无常。
整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对时间和命运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自身存在的无奈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也使得诗词更具有感染力和思考的深度。
小小峰峦对起。芳树重重相倚。清溜绕阶除,聊备一池春水。游戏。游戏。适意随缘足矣。
青山隐隐带江流,江上轩窗面面幽。来客不辞三径雨,乘凉常得四时秋。青天影动朝阳凤,落月光移隔水楼。夜半梦回环佩响,却疑歌吹在扬州。
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君诗不赠世作者,以暗投我如投珠。鄙人摹写不成就,妄指画狗为於菟。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辞玉佩鸣琼琚。
置酒长干路,谭深夜未阑。山川牵恨远,风雨逼年残。天迥孤帆没,江空独雁寒。从兹君别去,月共几时看。
乌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女娲只解补青天,不解煎胶粘日月。
平生久要刘文叔,不肯为渠作三公。能令汉家重九鼎,桐江波上一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