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古鉴相士》

以古为名便异今,况能有鉴照人心。
旧闻古鉴知兴替,借与清朝献六箴。

作者介绍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赠古鉴相士》是宋代诗人姚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名士的赞颂和对现实社会的深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

以古为名便异今,
况能有鉴照人心。
旧闻古鉴知兴替,
借与清朝献六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古代名士为荣,暗示着现今社会的不同寻常之处。诗人思考并呼唤一位相士能够拥有洞察人心的能力,成为一面照亮人们内心的鉴。他们深知古代名士的智慧和见识,了解古代名士的言行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因此借用这些智慧和见识,向清朝皇帝献上六条箴言。

这首诗词传达了对过去文化的尊重和对现实社会的担忧。诗人认为,通过借鉴古代名士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的兴替和变革。通过将这些智慧献给清朝的统治者,诗人希望能够启迪他们,引导他们在治理国家时能够汲取过去的经验,以使社会更加繁荣和稳定。

这首诗词展示了姚勉对古代智慧的赞美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它提醒我们要学习古人的智慧和经验,借鉴过去的兴替来指导现代社会的发展。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稳定和治理的关注,希望通过智者的启示来改善当下的局势。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展示了对古代智者的敬仰和对社会进步的期望。

  •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

    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 《题推篷梅轴》

    玉奴梳洗罢,半面露新妆。江岸数枝影,篷窗一罅香。横披含晓色,卧对压春芳。庚岭几多力,剡溪方寸长。萧然临水月,即之贯冰霜。老出墨池手,清入诗人肠。孤梢亚篱落,全树嗤玉堂。故旧解后见,隽永约略尝。熏羞篆鼎供,醉梦纸帐傍。赖君润色工,着我怀袖藏。太繁厌易启,所取

  • 《晓角》

    晓角催行鼓,儒生也据鞍。辕门天汉入,幕屋塞云蟠。驰山一骑落,拔帜万人观。湖海鸥群老,空余子夏冠。

  •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

    无复黄金带,空余白雪须。满城惊再至,一马与同癯。意广轻余子,时难老腐儒。故园犹可灌,终不叹穷途。

  • 《周少府由姑熟送余同宿于玩鞭亭》

    相别古桃郡,相逢南豫州。五年劳望眼,一笑失离愁。碧水溪桥暮,西风野店秋。追随成夜宿,不为玩鞭留。

  • 《新月》

    老天大巧亦儿嬉,磨出霜镰仅一眉。挂向西园瘦梅树,閒心浑怯损南枝。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