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一梦到词场,难弟想应瞻圣皇。
此去捷音来鼎鼎,向来诸老去堂堂。
马头雪絮天街玉,人迹板桥茅店霜。
君去世科传伯氏,钓舟留我住严光。
许月卿(一二一六~一二八五),字太空,学者称山屋先生,婺源(今属江西)人。从魏了翁学。早年入赵葵幕,理宗嘉熙四年(一二四○)以军功补校尉,爲江东转运司属官。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七年,兼本州教授。吕文德辟爲淮西安抚司准备差遣。迁临安府教授,以言事罢。宝祐三年(一二五五)爲江南西路转运司干办,摄提举常平。召试馆职,以忤贾似道罢,归隠,自号泉田子。宋亡,改字宋士,深居不言。元至元二十二年卒,年七十。有《先天集》十卷、《百官箴》六卷。事见本集附录《宋运干山屋许先生行状》。 许月卿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嘉靖刊本爲底本。底本文字多夺误,酌校《宋诗抄·先天集抄》所录诗。
《赠黄藻二章》是宋代许月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参军一梦到词场,
难弟想应瞻圣皇。
此去捷音来鼎鼎,
向来诸老去堂堂。
马头雪絮天街玉,
人迹板桥茅店霜。
君去世科传伯氏,
钓舟留我住严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许月卿参加军队后的心境和思考。诗词以词场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功名成就的追求和对圣皇的崇敬之情。
诗的开头,作者说自己参军是出于一场梦境,这显示了作者对词场(指文坛)的向往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然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师兄黄藻的崇敬之情,认为他应该被尊称为“瞻圣皇”,显示了作者对黄藻在文学界的崇高地位和对他的敬重。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自己的前途和理想。他相信自己的才华会得到广泛传颂,声名远播,而前辈们已经在文坛上成就显赫,展现了诸位前辈的威望和声望。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冬天的景象,马头上覆盖着飘舞的雪花,天街上铺满了晶莹的冰雪。人们的脚印在板桥上,茅店上覆盖着霜,这些景象强烈地描绘了冬天的寒冷和凛冽,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寂寞。
最后两句,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离愁别绪。君去指的是黄藻,他已经在世间功成身退,传下了世家的学问给伯氏(指黄藻的弟子),而作者则选择留在严光(地名,可能是指作者的住处)继续修炼自己的才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对前辈的敬重和对自己前程的思考。通过描绘冬天的冷寂景象,诗词也流露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感。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士人对文学的追求和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天涯彼此勿冲冲,内乐何须位更崇。白发监州身各健,青山绕郭景多同。日高窗外眠方起,月到樽前宴未终。况在江南佳丽地,重阳犹见牡丹红。
朝阳升东隅,照此庭下桐。菶菶复萋萋,居然古人风。疏柯于玉耸,密叶翠羽蒙。午景疑余清,夕照留残红。雨响甍栋外,风生户牖中。主人政多暇,步赏常从容。终当致威凤,览德鸣嗈嗈。又将施五弦,解愠歌帝宫。
南枝零落北枝残,失喜新蕤苦耐寒。莫道北人浑不识,南人几作杏花看。
闭户风将雨,通宵浪打头。若为中夕听,复作别时愁。宿雁鸣渔火,村舂急暗投。不应田二顷,能使寸心休。
百越风烟接巨鳌,还乡心壮不知劳。雷霆入地建溪险,星斗逼人梨岭高。却拥木绵吟丽句,便攀龙眼醉香醪。名场声利喧喧在,莫向林泉改鬓毛。
六月有此雨,是为丰年徵。我眠虚堂上,肃肃若有冰。预愁前溪水,明发度凌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