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已二毛,破屋翳蓬蒿。
短笛清风在,长吟白雪高。
篱腰悬瓠小。
柳瘿系船牢。
自是嫌机事。
棕持抱翁劳。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赠林隐君》是宋代僧人释文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送给隐居在林中的君子,已经闲居了二十多年,
住的是破旧的茅屋,被草木所掩映。
短笛声响清脆,风在吹拂。
长吟白雪高处,抒发心中的豪情壮志。
篱笆旁挂着小瓢,柳树根系船只,稳固如牢。
因为厌倦纷扰的世事,所以选择了这样的生活。
手中持着棕制的担子,肩负着翁的劳作。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隐士林隐君的生活情景。林隐君选择了隐居,已经过了二十多年。他住在一个破旧的茅屋中,被茂密的草木环绕。他吹奏着短笛,清风吹拂着他的面庞。他长吟着,表达着自己的高远志向和豪情壮志。他的身边挂着一个小瓢,篱笆旁柳树的根系着船只,稳固可靠。他因为对纷扰的世事感到厌倦,选择了这种宁静的生活。他手中抱着棕制的担子,肩负着老年人的辛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林隐君的生活场景,展示了一个隐士追求自由与宁静的态度。他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诗中的短笛声和白雪高处的长吟,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篱笆旁挂着小瓢,柳树根系船只,展现了他粗朴而稳固的生活方式。他厌倦了繁忙和纷扰,选择了简单朴素的生活,肩负着翁的劳作,体现了他对自给自足和自力更生的追求。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隐居生活为背景,表达了林隐君返璞归真、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的主题。
波眼沄沄浪复轻,稍苏羁束过清明。倩人觅路先寻酒,久客怀乡始见饧。松下紫芽肥野菜,竹间青叶带山樱。自从一别齐安后,直到今朝始听莺。
闻说芳亭著意浓,留连美景一壶中。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笋迸玉簪穿落日,柳拖金线击东风。时人尽道春归去,疑是桃源路忽通。
掌上恩移玉帐空,香珠满眼泣春风。飘零怨柳凋眉翠,狼藉愁桃坠脸红。凤辇只应三殿北,鸾声不向五湖中。笙歌处处回天眷,独自无情长信宫。
相送临汉水,怆然望故关。江芜连梦泽,楚雪入商山。语我他年旧,看君此日还。因将自悲泪,一洒别离间。
青山咫尺不容看,岂是山灵意有难。定自知侬坐诗瘦,故令空雾作漫漫。
萧条安化驿,倦客思悠哉。积水连天阔,青山送客来。疏篱风卷叶,败屋雨生苔。寄语淮阳旧,人今放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