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何为折剑何借,须肯为佛粪肯尝。
马公布衾王公饭,石家锦障丁家香。
忠邪佞邪两无定,一雕一璞异其性。
忠朴先生躔法高,古今四者岂关命。
五九六馀能善恶,铁算不是并州错。
便从忠朴问如今,忠果谁忠朴谁朴。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赠刘忠朴》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楹何为折剑何借,
须肯为佛粪肯尝。
马公布衾王公饭,
石家锦障丁家香。
忠邪佞邪两无定,
一雕一璞异其性。
忠朴先生躔法高,
古今四者岂关命。
五九六馀能善恶,
铁算不是并州错。
便从忠朴问如今,
忠果谁忠朴谁朴。
诗意:
这首诗词是文天祥向刘忠朴致敬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忠朴品质的赞美和对忠朴人格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忠朴与邪佞之间的对比,探讨了忠诚与虚伪、纯真与世故之间的差异。他认为忠朴的品质是高尚的,与古今四个时代的人物都没有关系。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现今社会中,真正的忠诚和朴实之人究竟是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忠朴品质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思考。通过对忠朴与邪佞、雕琢与原始之间的对比,诗人展示了忠诚和朴实的高尚品质。他认为这种品质不受时代的限制,是永恒的价值。诗人还通过铁算不是并州错的比喻,强调了善恶行为的必然结果。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发读者对现实社会中真正的忠诚和朴实之人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示了文天祥对忠朴品质的崇高赞美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