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瞳如水衲披肩,邂逅相逢为洒然。
五百僧中得一士,始知林下有遗贤。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赠庐山僧居讷》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欧阳修在庐山邂逅一位僧人的情景,并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赞赏和敬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方瞳如水衲披肩,
邂逅相逢为洒然。
五百僧中得一士,
始知林下有遗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庐山为背景,描绘了欧阳修与一位僧人的相遇。首句“方瞳如水衲披肩”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形象,他的眼睛明亮清澈,身上披着僧袍。第二句“邂逅相逢为洒然”表达了欧阳修与僧人的偶然相遇,使他感到心情愉悦和舒畅。
接下来的两句“五百僧中得一士,始知林下有遗贤”表达了欧阳修对这位僧人的赞赏。他意味深长地说,在五百位僧人中,能够遇到这样一位才华出众的僧人,才真正意识到林下也有隐藏的贤人。这里的“遗贤”指的是隐藏在深山中的有才华的人。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欧阳修对这位僧人的赞美和对庐山的景色的赞叹。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才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欧阳修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人文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具有深意的佳作。
风折新英,雨肥繁实,又还如豆。玉核初成,红腮尚浅,齿软酸透。粉墙低亚,佳人惊见,不管露沾襟袖。一枝钗子未插,应把手挼频嗅。相思病酒,只因思此,免使文君眉皱。入鼎调羹,攀林止渴,功业还依旧。看看飞燕,衔将春去,又将欲、黄昏时候。争如向、金盘满捧,共君王对酒。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不是多岐渐平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映空终日但如丝,安得垂檐似绠縻。须作深秋霜雨想,要无遗恨俗晴时。
直庐仙掖近,春气曙犹寒。隐隐银河在,丁丁玉漏残。微风飘更切,万籁杂应难。凤阁明初启,鸡人唱渐阑。静宜来禁里,清是下云端。我识朝天路,从容自整冠。
去留出处勿相关,炼得心丹已九还。自有文章为鼓吹,只将廓庙等云山。百年有酒堪留念,万事无心忘驻颜。郎署分符旧名姓,安知不在覆盂间。
千寻万仞峰,灵宝号何从。盛立同吾道,贪程阻圣踪。岭奇应有药,壁峭尽无松。那得休于是,蹉跎亦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