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溶溶仙气深,含光混俗似无心。
长愁忽作鹤飞去,一片孤云何处寻。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祕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復用为祕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赠毛仙翁》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玉树溶溶仙气深,
含光混俗似无心。
长愁忽作鹤飞去,
一片孤云何处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神秘而超凡的仙人毛仙翁。诗人通过描写毛仙翁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仙境和超凡存在的向往,以及人世间的烦恼和追寻的无奈之情。
赏析:
首句“玉树溶溶仙气深”,形象地描绘了毛仙翁仙气深厚的形象,玉树是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物,将仙气与玉树相联系,强调了毛仙翁的神秘和超凡之处。第二句“含光混俗似无心”,表现了毛仙翁在尘世间的态度,他的行为看似随意,但却充满了灵性和光彩。这两句描绘了毛仙翁的超凡形象,展示了他与尘世间的差异。
第三句“长愁忽作鹤飞去”,表达了诗人对于毛仙翁离去的惋惜之情。鹤是长寿和祥瑞的象征,毛仙翁如同一只自由自在的鹤,随心所欲地飞离,这让诗人倍感忧愁。最后一句“一片孤云何处寻”,写出了诗人追寻毛仙翁的无奈之情。孤云象征着仙境中的景象,诗人追寻着毛仙翁的身影,却无法找到他所在的地方,这增加了诗词的神秘和渺茫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毛仙翁形象的描绘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示了人们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于无法触及的事物的追寻。同时也表达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经历的烦恼和无奈。这首诗词充满了诗意和意境,给人以遐想和思考,展现了李益深厚的艺术才华。
民俗濒蛮诏,边城异土宜。竹筒连水脉,板屋怯风吹。药叟鸦随噪,樵童虎不窥。爱山来九折,人笑此翁痴。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暗珮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荣悴元知岂有常,纷纷草木占年光。霜风一扫知何在,楚客从来枉断肠。
九鲤湖边路,重来盟未寒。折花挼水献,策杖驭风还。宦海波涛恶,仙家日月间。前生丹在否,岁晚要重丸。
凤去寥寥今几年,至今人唤凤凰山。只愁有凤无人识,却指凡禽误世间。
万瓦清霜夜漏残,小舟斜月过兰干。老来一事偏堪恨,好看梅时却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