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郎日赋诗,小谢少年时。
业继儒门后,心多道者期。
晚回长乐殿,新出夜明祠。
行乐西园暮,春风动柳丝。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诗词:《赠苗员外》
作者:耿湋(唐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意和赏析:
《赠苗员外》是唐代诗人耿湋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借用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奋斗和追求的向往和推崇。
首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突出了广袤壮丽的自然景色,意在表达壮丽的事物在继续发展变化中,强调了人生的辽阔和无限。这句话引出下半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人们永不满足的追求,要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作者通过自然景观来映射人生的追求,借景抒发情感,表达了对奋斗和进取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壮丽和追求的向往。作者以山川大河的壮阔景象,寄托了人们追求卓越、追求更高境界的心情。在表面上,诗人赠诗的对象是苗员外,但实际上是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将个体的感慨与普遍的人生哲理相融合。
中文译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汇入海洋。
欲穷千里目,再登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人生追求和向往的情感,强调了不断超越和进取的精神。
蜀人谁不望西还,何事天公独我悭。两度来逢单瘀岁,腥风血雨满人间。
青丝游骑踏春芜,二月王孙入旧都。柳色东风村店路,杏花微雨酒家垆。断桥野草寻朱雀,古碣荒苔辨赤乌。挟得红妆歌《子夜》,寒潮双桨莫愁湖。
不嫌来往日诗筒,春兴无穷我欲东。一雨放行三尺水,万松回纳半帆风。且将南浦难题景,寄在西山绝顶峰。柳处酒家花处寺,并留他日款游从。
树阴初合苔生晕,花蕊新成蜜满脾。莺燕各归巢哺子,蛙鱼共乐雨添池。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不知。饱食杜门何所事,日长偏与睡相宜。
扶风贵公子,早岁伴山家。吹笛堕秋叶,读书随晓鸦。业成心自叛,学苦我长嗟。石室非人住,穷山雪似沙。
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古泉积涧深,竦竦如刻成。楚客卧云老,世间无姓名。因兹千亩业,以代双牛耕。乱林不可留,寸茎不可轻。风暖斗出地,仰齐故年茎。幽室结白茅,密叶罗众清。照水寒澹荡,对山绿峥嵘。苍松含古貌,秋桂俨白英。相看受天风,深夜戛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