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妙源》

上人辍讲卧禅庵,万论千经思尽覃。
未与释迦分半座,只应弥勒且同龛。
兔瓯泼乳清尘虑,麈柄挥犀发妙谈。
我亦乘閒聊问道,安能遗世学瞿昙。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赠妙源》是宋代李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在的僧人,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思想和修行的追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李洪自己的身份作为僧人,描述了他在禅庵中修行的生活。诗中的僧人放弃了讲经的工作,躺在禅庵中沉思。他思考过千千万万的论著和经书,深思熟虑,思索着广泛的内容。然而,他并不与释迦共享一座,而是与弥勒共同居住在一起。这表明他对佛教不同的教派和思想流派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诗中还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细节。他用兔瓯泼洒乳清,以清除尘世的烦忧。他手持麈柄,挥舞着犀牛角,发表着奇妙的言论。这些细节展示了僧人的自在和豁达,以及他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心境。作者也向僧人请教禅宗道理,希望能够像他一样超脱纷扰,不被世俗所累。这种追求超越尘世的态度是佛教思想中常见的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行者在禅宗庵堂中的生活,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推崇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通过描绘僧人的自在和豁达,以及对禅宗修行的思考,诗中传达了一种超越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

  • 《蓦溪山(寄宝学)》

    浮烟冷雨,今日还重九。秋去又秋来,但黄花、年年如旧。平台戏马,无处问英雄,茅舍底,竹篱东,伫立时搔首。客来何有。草草三杯酒。一醉万缘空,莫贪伊、金印如斗。病翁老矣,谁共赋归来,芟垅麦,网溪鱼,未落他人后。

  • 《齐天乐 申戌清明雨中感春》

    离歌一曲江南暮,依稀灞桥回首。立马东风,送人南浦,认得当年杨柳。梨花过后。悄不见邻墙,弄梅纤手。绮陌东头,个人还似旧时否。相如近来病久。纵腰围暗减,犹未全瘦。宿酒昏镫,重门夜雨,寒食清明依旧。新愁漫有。第一是伤心,粉销红溜。待约明朝,问舟官渡口。

  • 《晚衙野望》

    上却城来忘却归,迎他来鴈送他飞。可怜乌臼能缁素,却被清霜染作绯。

  • 《送赵顺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

    绝镇功难立,悬军命匪轻。复承迁相后,弥重任贤情。将起神仙地,才称礼乐英。长心堪系虏,短语足论兵。日授休门法,星教置阵名。龙泉恩已著,燕颔相终成。月窟穷天远,河源入塞清。老夫操别翰,承旨颂升平。

  • 《赤城病起》

    客里厌厌病过秋,重阳失作雁山游。起来忽见丹枫树,又是思归一种愁。

  • 《桂花》

    揭纸糊窗莫放开,园丁新送木犀来。绕屏著色无非画,尽日烘香不用煤。同气相求唯径菊,后生可畏独江梅。月中一应灵和异,待向仙娥觅种栽。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