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外诸侯重,居朝圣主知。
妖逢庚子日,梦异武丁时。
归椁关山远,凝笳道路悲。
欲传千古迹,佐世本无为。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刘相公的忠诚与无私奉献,以及诗人对其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处外诸侯重,居朝圣主知。
妖逢庚子日,梦异武丁时。
归椁关山远,凝笳道路悲。
欲传千古迹,佐世本无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悼念刘相公为主题,表达了对他的赞颂和怀念。刘相公是一个在政治上有影响力的官员,他在朝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尊重和信任。诗人认为他在朝廷之外也同样受到诸侯的重视,而他在朝廷中为圣主(指皇帝)所知悉。
诗中提到了妖逢庚子日和梦异武丁时,这些句子可能是指刘相公遇到了一些神秘和不可思议的事情,使他的形象更加神奇和令人钦佩。
接下来描述了刘相公的离世,使用了归椁关山远、凝笳道路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哀悼之情。归椁指的是将尸体运回故乡进行安葬,关山远表示刘相公的离去遥远而凄凉,凝笳指的是凝听笳声,道路悲则表示诗人对刘相公去世的悲痛之情。
最后两句“欲传千古迹,佐世本无为”,表达了诗人对刘相公的崇高赞美。诗人希望他的事迹和贡献能够被后世传颂,而且他的才能和品德也是无私无欲的,为世间所无。这些赞美意味着刘相公的崇高道德和为人处世的原则,是值得后人学习和效仿的。
总之,这首诗词以赞颂和怀念刘相公为主题,通过描绘他的忠诚、无私和卓越的才干,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并希望他的事迹能够流传千古。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忠诚和高尚品德的追求。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