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锥无地未为穷,况有三椽似鹤笼。
细纳海山听夜雨,旋栽松竹引秋风。
诗如东野肩头瘦,禅与西来鼻孔同。
他日寺成君记取,维摩床画雪岩翁。
嘉熙戊戌家马塍稿。
《赠僧妙源新创宝叶庵》是宋代文人宋伯仁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宝叶庵的景物和寓意,表达了对佛教禅宗修行的赞美和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立锥无地未为穷,
况有三椽似鹤笼。
细纳海山听夜雨,
旋栽松竹引秋风。
诗如东野肩头瘦,
禅与西来鼻孔同。
他日寺成君记取,
维摩床画雪岩翁。
这首诗意蕴含深远,通过寥寥数语展现出宝叶庵的壮丽景色和佛教禅宗的精神内涵。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赏析:
诗的第一句“立锥无地未为穷”,表达了宝叶庵的地势峻峭,形容庵内寺僧修行的志向远大,不受世俗之限。
接着,“况有三椽似鹤笼”,描绘了宝叶庵建筑的奇特之处。三椽的建筑形状宛如鹤笼,给人以飘逸、清净的感觉。这里通过景物的描写,把宝叶庵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体现了佛教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下面的两句“细纳海山听夜雨,旋栽松竹引秋风”,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大自然的景象融入到宝叶庵的修行空间中。细纳海山的意象揭示了修行者对自然之声的敏感,而栽种松竹则象征着修行者在庵内营造宁静清净的氛围,引来秋风吹拂,更加增添了宁静与静谧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诗如东野肩头瘦,禅与西来鼻孔同”,通过诗词和禅修的对比,表达了作诗与禅修的相通之处。东野指的是东方的文人,以文学才情著称,而肩头瘦则暗示着文人修身养性的精神状态。禅与西来鼻孔同则表达了禅修的境界超越了东方文化的界限,成为普遍的人类精神追求。
最后两句“他日寺成君记取,维摩床画雪岩翁”,表达了诗人对宝叶庵未来的祝福和留念之情。诗人希望将来宝叶庵建成之时,能够铭记他的赞美之词。维摩床和雪岩翁则是佛教经典中的形象,进一步突出了佛教禅宗的修行意义和对修行者的启示。
综上所述,这首诗词《赠僧妙源新创宝叶庵》通过对宝叶庵景物的描绘和对佛教禅修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禅修境界和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的向往。诗意深远,赋予了宝叶庵以壮丽、清净的形象,同时凸显了诗人对佛教禅宗修行的推崇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禅修和自然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