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风致似吾侬,来伴筠翁晚径筇。
世味每於谈际断,诗情尤向饮边浓。
溪山寄语能相觅,猿鹤论交肯见从。
共斸云根结茅屋,自锄菜甲为君供。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赠硕夫》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这位朋友的风采与我相似,他来陪伴着年迈的筇笼老人晚年。纷扰的世事常在谈话中消散,而诗情却更加浓烈于饮宴之间。溪山寄去的话语能够相互体察,猿鹤之间的交流更加真挚。我们在云根下结起茅屋,自己亲手耕种的蔬菜供给君子。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名叫硕夫的朋友的赞赏和祝福之情。诗人与硕夫有着相似的气质和品味,他们共同度过晚年,陪伴着年迈的筇笼老人。在喧嚣纷扰的世俗中,他们通过谈话来抚慰心灵,而在诗词与酒宴中,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浓烈。他们之间的交流不仅仅停留在言语上,更是通过溪山寄语和猿鹤论交的方式,表达着他们之间真挚的情感和交情。诗人与硕夫共同创造了一个简朴而自由的生活环境,在云根下结起茅屋,自己亲手耕种的菜田为朋友提供温馨的供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诗人与硕夫之间的友情和共同生活,表达了对纯朴、自由和真挚情感的追求。诗人与硕夫在相似的品味和气质中相互吸引,他们共同面对着年迈的筇笼老人,度过晚年时光。在喧嚣的世俗中,他们通过谈话来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慰藉,而诗人的情感则更多地通过诗词与酒宴中的抒发来表达。溪山寄去的话语和猿鹤之间的论交则展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交情和真挚的情感。他们共同选择了一个简朴而自由的生活方式,在云根下结起茅屋,亲手耕种的菜田为朋友提供温馨的供养。整首诗给人以深深的情感共鸣,表达了对真挚友谊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先民至论推天常,补袞扶世为儒方。圜冠博带不知本,樗栎安可施青黄。帝图日盛人世出,今吾永叔诚有望。处心学士贵适用,异端莫得窥其墙。子年五月范京兆,服天子命临鄱阳。二贤拜疏赎其罪,势若止沸反扬汤。敕令百执无越位,谏垣何以敢封囊。哀来激愤抑复奋,强食不得下喉吭。
流落复蹉跎,生崖总几何。羁游故交少,归思夜深多。纵目怀青岛,遥天浸白波。谁令贪眺睡,到处被诗磨。
玉玺相传舜如尧,壶春堂上独逍遥。唐虞盛事今寥落,尽卷清风入圣朝。
君山南面浪连天,一客愁心两处悬。身逐片帆归楚泽,魂随流水向秦川。月回浦北千寻雪,树出湖东几点烟。更欲登楼向西望,北风催上洞庭船。
峡口联江口,山乡亦水乡。春来容膝屋,云倚及肩墙。旅食亦求静,偷生且善藏。瀼西居颇适,好赋反骚章。
睆睆休嫌笏与绅,如公本是九包人。读书只用三冬足,学道从来一色醇。太尉谈辞仍玉麈,侍中风韵更纱巾。谁言上界多官府,亦许散仙追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