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四明月岩永昌上人》

杖锡游方外,丛林历几春。
息心修道者,铁脊坐禅人。
泉落岩千丈,天空月一轮。
眼前清境界,不识世间尘。

作者介绍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作品评述

《赠四明月岩永昌上人》是宋代顾逢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行者在山野中行走的景象,并表达了他超脱尘世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

杖锡游方外,
丛林历几春。
息心修道者,
铁脊坐禅人。
泉落岩千丈,
天空月一轮。
眼前清境界,
不识世间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一个虔诚的修行者的形象,他手持拐杖,穿行在远离尘嚣的山野之中。他已经历了多少个春天,走过了茂密的丛林。这位修行者专心致志地修道,他的背脊坚如铁,坐在静观禅修的姿势中。

山间的泉水从高高的岩石上倾泻而下,形成千丈的瀑布,而天空中的明亮月光犹如一轮圆月。修行者眼前的景色如此清晰和宁静,使他完全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

这首诗词表达了修行者追求心灵安宁与超脱尘世的追求。他放下尘世的纷扰,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描绘山林、瀑布和月光等自然景观,诗人展现了一个安静而清净的境界。修行者沉浸在这个境界中,不再关注世俗的烦恼,而是专注于内心的宁静和修行的道路。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尘世的主题,展现了顾逢对于修行者生活态度的理解和赞美。

  • 《感情》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来,色暗花草死。

  • 《落花》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 《施潭》

    归程风强阻,春色有如无。上水千帆健,中流一矴孤。雨冲寻屋燕,云背立樯乌。尽说明朝顺,江行旧有图。

  • 《送履霜上人还金陵西山》

    携锡西山步绿莎,禅心未了奈情何。湘宫水寺清秋夜,月落风悲松柏多。

  • 《寿程宰三首》

    作县如弄潮,莫汲半呷水。红旗上岸来,喝采沙河市。拈取第一筹,细柳天风裹。

  • 《寄张应和运副二首》

    当年曾忝从官班,再拜天颜咫尺间。今历千山嫌未隐,芒鞋明月又登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