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工天下宝,归葬国西原。
野阔箫声苦,云愁旐影昏。
如存三事礼,不返九京魂。
河海空成泪,难酬国士恩。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赠司徒兼侍中宋宣献挽词四首》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宗工天下珍宝,归葬于国家的西原。
广袤的野地里,箫声悲苦,云影笼罩昏暗。
虽然保存了三样重要的事物的礼仪,但仍无法让逝去的九京之魂回归。
河海已变成了空洞的泪水,难以回报国士的恩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庠为了表达自己对逝去的司徒兼侍中宋宣献的悼念之情而创作的。诗中通过对宝物回归故乡、野地悲苦的箫声、阴云密布的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伤和忧愁。
诗中提到了"三事礼",这可能指的是宋宣献在世时所做的重大贡献或者是他的高尚品德。然而,无论有多么珍贵的礼物或者重要的事物,都无法让逝去的人的灵魂返回九京(指京城),暗示了生死别离的无常和无法挽回的悲哀。
诗的后半部分以河海成泪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宋宣献的深深感激之情。作者将宋宣献称为"国士",意味着他是一位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士人。然而,作者感到自己难以回报宋宣献的恩德,以泪水代表自己内心的愧疚和无力。
整首诗词以悲伤和忧愁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逝去人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悼念之情和自己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使诗词充满了凄凉和哀愁的氛围,给人以深思和感伤的感受。
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
肇开元圣千年学,曾是吾家七岁童。门户只今须自力,诗书排日看新功。
匣镜三十年,尘暗不复治。停飡且不寐,所思知为谁。宕子不复返,眇在天一涯。绽衣终当组,道远何能持。明明天边月,三五入中闺。念与子欢爱,不得同光辉。寤言相与共,既觉将何依。
天涯春色已平分,桃李阴阴昼掩门。黄素久无人问字,绿醽时有客来樽。栖迟未叹流光远,寂寞远令此道存。珍重故人勤问讯,暮年忧乐任乾坤。
十里曾闻一啸声,当年猿鹤想犹惊。白云不碍青天路,赢得重来摆手行。
床前何必问云何,霜顶谁将手自磨。可是法身真有病,皱眉头处为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