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这眼亦班班,四子声猷岂易攀。
百里来羞长翁赆,片言仍解相公颜。
事乖雅意畴忘叹,我已南驱子北还。
繼此开樽讲德处,定知矫首向云山。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赠四子二首》是宋代陈造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赠送四位子弟的方式,表达了对他们的赞赏和祝愿。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这双眼睛也渐渐变得疲倦,
四位子弟的声名又岂是容易攀援的。
百里之外的来客纷纷谦卑,
短短几句话却解开了相公的笑颜。
事情偏离了原本的雅意,使我忘却了感叹,
我已经南驱着儿子们北返。
继续在开启的酒坛中讲述道德的故事,
必然会显露出他们引领群山的英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陈造向四位子弟赠送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这些子弟的赞赏和期许。诗中的"眼睛班班"表明陈造已经年事渐高,眼睛也开始疲倦,但他依然关注和重视四位子弟的发展。"四子声猷岂易攀"表达了子弟们在社会上取得声名和成就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努力和奋斗。"百里来羞长翁赆"说明即使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对陈造表示谦卑和尊敬,以示对他的崇敬之情。"片言仍解相公颜"表明陈造的一句话就能解开相公(指四位子弟)的笑颜,显示了陈造对子弟们的赞许和教育的力量。接着,诗中描述了陈造对事情偏离雅意的遗憾和自责,他已经南驱子弟们北返,意味着他希望子弟们回到正道上。最后两句"繼此开樽讲德处,定知矫首向云山"表达了陈造希望在酒宴上继续讲述道德故事,相信子弟们能引领群山,展示出自己的英姿和才华。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四位子弟的赞赏和期望。通过描述陈造的眼睛疲倦、子弟们声名难攀以及客人的谦卑等情景,诗中透露出对家族子弟成就的关注和期待。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陈造对事态发展的忧虑和遗憾,同时以开樽讲德的场景寄托了他对子弟们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引领群山,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品德。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后人的期许,展示了宋代士人对家族传承和家风的重视。
琳宫深处小桃红,当日玄都事已空。今见花开浑似旧,不知又隔几春风。
我抱栖云志,君怀济世才。常吟反招隐,那得入山来。
暖地难为雪,春天易得晴。落梅狂客意,啼鸟故园声。秋乐从他事,湖山寄此生。愿将身与世,浑似柳梢轻。
路到龙楼处,阴森觉有灵。山腰过云黑,石眼出泉腥。
似与师相识,非关此一时。散花空习气,卓锡露威仪。苦行人皆说,安心鬼不知。石梁寒瀑夜,令我发深悲。
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不见渡河时。空闻乌鹊飞。西南低片月。应恐云梳发。寄语问星津。谁为得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