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寻师始一来。
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赠昙禅师(梦中作)》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年不曾进入慈恩寺,
今日寻找师父才初次来。
想知道火灾的痛苦,
如今我的内心已经燃为灰烬。
诗意:
这首诗词是白居易写给昙禅师的赠诗,他在梦中创作了这首诗。白居易表达了自己五年来未曾进入慈恩寺,但今天终于来到寺庙寻找昙禅师的心情。他想知道昙禅师经历火灾后的苦痛,同时也感慨自己内心的痛苦已经化为灰烬。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白居易对佛教和修行的思考和追求。他以慈恩寺和昙禅师作为象征,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向往和对修行道路的追求。五年未曾进入慈恩寺,显示了白居易对修行的渴望和对佛法的敬重。
诗中的火灾象征着生活中的困境和痛苦,白居易希望了解昙禅师在面对困境时是如何坚持修行的。他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火焰相比,表示自己的心已经经历了燃烧和净化,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整首诗词情感沉郁而深邃,通过对佛教修行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苦难和内心净化的追求。白居易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自己对昙禅师的敬仰和对佛法的向往,展现了他对宗教和哲学思考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对生命的思考。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修行道路的思考。
洞口桃花满意红,生憎蜂蝶太匆匆。山禽那更来捎蝶,打着秾枝半欲空。
有客来传语,红巾更渡淝。苍茫连夜遁,不暇恋春衣。楼观怜焦土,阳和感杀机。道逢邻舍女,新向贼中归。
未照玉堂金炬莲,地官董正职尤专。常经要足邦中赋,胜算犹烦马上鞭。黄阁少须持紫橐,黑头早已继青毡。方今讲论肥民策,不数横流地上钱。
虽知仙可学,酒盏唤渊明。未遂山中隐,聊为地上行。留人垂雨意,送客走泉声。初上乘危惯,归途更不惊。
山花乱纷葩,崇兰度轻馥。谓言抱正身,何以堪众目。离披委丛萃,万物困幽独。美人寻当来,纫之佩空谷。
别君须臾间,历日两度新。念彼白日长,复值人事并。未改当时居,心事如野云。朝朝恣行坐,百事都不闻。奈何道未尽,出山最艰辛。奔走衢路间,四枝不属身。名在进士场,笔毫争等伦。我性本朴直,词理安得文。纵然自称心,又不合众人。以此名字低,不如风中尘。昨逢卖药客,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