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铗朱门岁月过,生涯安乐遍行窝。
谈天有口机关别,处世无心笑语多。
自是君平忠孝在,其如曼倩滑稽何。
一帆又作鸱夷去,遥想江湖听踏歌。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赠谈命陈总属》是郑清之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弹铗朱门岁月过,
生涯安乐遍行窝。
谈天有口机关别,
处世无心笑语多。
自是君平忠孝在,
其如曼倩滑稽何。
一帆又作鸱夷去,
遥想江湖听踏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陈总属的赞赏和祝福。诗人描述了陈总属在红尘中度过的岁月,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陈总属擅长辩论,口才出众,善于应对各种机智言辞,而在处世之间却心无旁骛,常常带给人们欢声笑语。他作为一位忠诚而孝顺的君臣,与如曼倩般美好的仪态和幽默风趣的才情相辅相成。最后,他再次踏上了征途,远赴他乡,让人遥想起江湖中的欢歌笑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陈总属的生活和性格特点。诗人通过运用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示了陈总属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才多艺的个性。诗词开篇以"弹铗朱门岁月过"揭示了陈总属在豪门之中度过的光辉岁月,表达了他在官场上的成就和享受。接着,诗人通过"谈天有口机关别,处世无心笑语多"这两句,揭示了陈总属辩才高超、处世从容的双重特点。他能言善辩,但又不失平和和善的态度,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笑声。诗人在最后两句"自是君平忠孝在,其如曼倩滑稽何"中,将陈总属比作忠诚的君臣,与如曼倩般美好的仪态和幽默风趣的才情相提并论,赞颂了他的品质和才华。最后一句"一帆又作鸱夷去,遥想江湖听踏歌"则表达了陈总属再度踏上征途的决心和对往事的怀念,让读者产生遥想和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陈总属的多样魅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颂和祝福。整首诗词既传达了人生的欢乐和成就,又展示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向往,给人以思考和感慨。
渔父醉,钓竿闲。柳下呼儿牢系船。高眠风月天。
窣堵崔嵬置曲栏,不知身在碧云端。墨题便是慈恩约,只尺联镳上广寒。
中峰壁立,挂飞来孤剑。苍雪纷纷堕晴藓。自当年诗酒,客里相逢,春尚好,鸥散烟波茂苑。只今谁最老,种玉人间,消得梅花共清浅。问我入山期,但恐山深,松风把红尘吹断。望蓬莱、知隔几重云,料只隔中间,白云一片。
萧萧风雨建阳溪,溪畔维舟访亚齐。一轴新诗剑潭北,十年旧识华山西。吟魂惜向江村老,空性元知世路迷。应笑乘轺青琐客,此时无暇听猿啼。
白云峰下古溪头,曾与提壶烂熳游。登阁共看彭蠡水,围炉相忆杜陵秋。棋玄不厌通高品,句妙多容隔岁酬。别后相思时一望,暮山空碧水空流。
叹息侯嬴老,尉曹鞍马疲。山花迷部曲,江雨压旌旗。越鸟劝沽酒,竹鸡忧蹋泥。不知何处醉,遥寄解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