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王山人》

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
暗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
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
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
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赠王山人》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你减少了睡眠和进食,
每天都在倾听神仙的教诲。
暗中期待着超凡脱俗的人,
潜心追求长生的秘诀。
言辞长远,本应与短暂的生死无关,
但我仍在生死的边缘徘徊。
即使获得了长生之法,
也只能战胜早夭的命运。
松树虽然能存活千年,最终会朽烂,
而槿花只能绽放一日,便凋谢。
归根结底,我们都将归于虚空,
何必夸耀岁月的长短。
彭殇只是自愿别离,
生死终究没有真正的分别。
不如学习无生的境界,
无生即无灭。

诗意:
这首诗探讨了长生和生死的话题。诗人听闻王山人减少了睡眠和进食,专心追求长生不老的秘诀。诗人认为长生之道与生死无关,而是追求超越生死的境界。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仍然受困于生死的循环之中。诗人通过比喻松树和槿花的寿命,表达了生命有限的悲哀,同时也指出岁月长短并不重要,最终我们都将回归虚空。最后,诗人提出了学习无生的境界,认为无生即无灭,可能是超越生死的真正境地。

赏析:
《赠王山人》通过对长生和生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思索。诗中运用了松树和槿花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短暂和有限。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长生的渴望和对人生脆弱性的思考。

诗中的"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看法。他认为死亡并不是真正的分别,而是一种回归无生的状态。因此,诗人提倡学习无生的境界,追求超越生死的境地。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存在的思考。诗人通过对长生的追求和对生死的反思,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真正意义的追求。

  • 《送贾二进士归省》

    年少擅词华,曾看手八叉。晨装归路雨,春酒别筵花。马带云过岭,人同燕到家。罢官趋觐好,不是谪长沙。

  • 《如梦令(五之二)》

    遥夜沈沈如水。风系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 《次韵程机宜感怀》

    至交类萍梗,离合宁前知。相思梅花发,岂待中郎吹。

  • 《程尧仲以杨秘监所赠诗见示因走笔次韵约观园》

    我家城中烟云乡,秋风晴日千桂香。交游半是渔樵郎,门前水深能潮江。和诗到此推砚牍,必不能教鬼神哭。何如且向桂花中,快泻鹅黄入杯玉。去年试君当夏初,知君直气非狂夫。平生批龙编虎须千言万言长短书。诚斋许人以文字,须待其人有余味。君今莫问且速来,不醉明朝花满地。

  • 《书玻璃泉壁》

    秋夕淮天不肯明,壮怀冲斗若为情。卧闻隔水吹三弄,又喜孤城报五更。

  • 《郡斋多疾》

    歌召非周陕,褎黄谢汉台。名将恩共忝,衰与疾俱来。素发惭犀导,朱颜藉玉杯。勋劳真索莫,出处尚徘徊。且脱平津粟,谁忧长孺灰。淮阳安敢薄,卧治恐非才。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