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犹能手不龟,子之为术亦如之。
价增三倍玉麟雇,言订千金木石诗。
鸥鹭寻盟吾自计,鷃鹏舆论界发尔何为。
异时蓬蓽来相验,直说太平卿相谁。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赠闻人松庵》是李曾伯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官场手段犹如巧匠,子才亦然。
价值倍增的玉麟之雇,言辞订立千金的木石之诗。
鸥鹭寻觅盟友,我自有谋算;
鷃鹏舆论之界,你又为何而行动?
在另一个时空,蓬蓽来相互验证,
直言不讳地谈太平和宰相的身份。
诗意:
《赠闻人松庵》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官场的手段和子才的才能,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中的权谋和技巧的认同。同时,诗中提到了玉麟和木石,表达了诗人对于语言和作品的珍贵和有价值的看法。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寻找盟友和探讨舆论的重要性的思考。最后,诗人提到了另一个时空中的相互验证和直言不讳的太平和宰相,暗示了对于社会和政治现实的期待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和文化的洞察和思考。通过使用官场的手段和子才的才能作为开头,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权谋和技巧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对于玉麟和木石的描述,诗人强调了语言和作品的珍贵和有价值的意义。诗中的鸥鹭寻觅盟友和鷃鹏舆论之界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交流和思想碰撞的重视。最后,诗人以另一个时空的验证和直言不讳的态度,展示了对于太平和宰相的关切和渴望。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文化和社会的思考和观察,展示了他对于人事纷繁、权谋和交流的深刻认知。这首诗词既具有审视时代的锐利目光,又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和美好的追求。
杨柳花飞杏子新,园林无地可留春。却寻风雨江边路,惭愧烟霞物外人。
莽莽古江滨,纷纷坠叶频。烟霞谁是主,丘陇自伤神。吞并宁唯汉,凄凉莫问陈。尽随流水去,寂莫野花春。
东望扶桑日,何年是到时。片帆通雨露,积水隔华夷。浩渺风来远,虚明鸟去迟。长波静云月,孤岛宿旌旗。别叶传秋意,回潮动客思。沧溟无旧路,何处问前期。
归山岁月苦无多,尚有丹砂奈老何。绣谷只应花自染,镜潭长与月相磨。君方傍海看初日,我已横江击素波。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武原离乱后,真界积尘埃。残月生秋水,悲风起故台。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郎署领制诰,十年未上坡。冯唐空潦倒,卫绾是谁何。犹赖紫垣直,聊遮白发多。归田未有计,村树绿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