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掷火驱六龙,火轮吐焰烧长空。
彤云挂树凝翠歇,九根灼烂红炉中。
黑菟喘啸风不起,紫蛟嗔卧潜幽宫。
燕然山高倚绝壁,下有凌阴厚千尺。
阿谁琢雪开琼花,貯向玉壶寒照骨。
层冰底下浴蚕虫,口吐趼丝成五色。
冰姿入火热不焦,那识人间烁金石。
苍生病暍死道途,左拥右扇唤不甦。
原化冰蚕作冰趼,上天下地成冰壶。
何梦桂(一二二九~?)(生年据本集卷一○《王石涧临清诗稿跋》),字严叟,幼名应祈,字申甫,别号潜斋,严州淳安(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授台州军事判官,改太学录,迁博士,通判吉州。召爲太常博士,累迁大理寺卿,知时事不可爲,引疾去。入元累徵不起。有《潜斋集》十一卷。事见本集附录《何先生家传》、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 何梦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十六年何令范重修本(简称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赠星学叶冰壶》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祝融掷火驱六龙,
火轮吐焰烧长空。
彤云挂树凝翠歇,
九根灼烂红炉中。
黑菟喘啸风不起,
紫蛟嗔卧潜幽宫。
燕然山高倚绝壁,
下有凌阴厚千尺。
阿谁琢雪开琼花,
贮向玉壶寒照骨。
层冰底下浴蚕虫,
口吐趼丝成五色。
冰姿入火热不焦,
那识人间烁金石。
苍生病暍死道途,
左拥右扇唤不甦。
原化冰蚕作冰趼,
上天下地成冰壶。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幅神秘壮丽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诗人通过描绘火焰、神龙、彩云、冰壶等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篇展现了神话中的祝融神,他驾驭火焰和神龙,创造出壮观的景象。火轮喷射出熊熊烈焰,烧灼着长空,彤云挂在树上凝结成美丽的翠色,九根火焰熊熊燃烧,像红炉中的火柱一样炽热。这种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威力和壮丽。
接着,诗人描述了黑菟(黑熊)喘息咆哮,但风却不起,紫蛟怒吼躺卧在幽深的宫殿中。这些描写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凶猛的氛围,突显了自然界中隐藏的力量。
在燕然山高耸峻峭的绝壁上,下面有厚厚的乌云遮蔽,延伸至千尺之下。这里的景象给人一种壮丽高远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险峻和困难。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神秘的人物,他雕刻着雪花,打造出琼花,并将其保存在玉壶中,冰冷的光芒照亮着骨骼。这里展现了一种精湛的艺术和人造之美,与自然界的瑰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冰下的蚕虫,它吐出五色的丝线,形成层层叠叠的冰冷结构。冰姿融入火焰中却不焦化,这里表达了一种坚韧和不受外界影响的力量。
最后,诗人以苍生病故和求生不得为结尾,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渺小。左拥右扇的呼唤无法唤醒死者,原化为冰蚕的冰趼,上升到天空,下沉至地下,最终成为了一个冰壶。这种转变象征了生命的循环和不朽的力量。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神奇景象和象征意象,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敬畏之情。诗人借助壮丽的景象和神秘的元素,传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生命的思考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诗词中的意象丰富多样,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同时也启发人们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诗人何梦桂独特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的感悟,通过瑰丽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使读者在诗意的世界中感受到壮观与神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意义。
郡楼高望见江头,油壁行春事已休。落尽棠梨寒食雨,只应啼鸟不知愁。
贤哉颜子,好学独称。既竭吾才,欲罢不能。不贰不迁,庶乎亚圣。一箪一瓢,不幸短命。
坏墙幽径草青青,何处园林是旧京?海气或生山背雨,江潮不到石头城。英雄消歇无人语,形势周遭夕照明。回首长干思无限,水风杨柳作秋声。
晓过新桥启轿窗,要看春水弄春光。东风作意惊诗眼,搅乱垂杨两岸黄。
日记采兰追楚俗,化孚流荇诵周诗。肃恭懿德垂彤管,九御归心百福宜。
作赋曾闻纸贵夸,谁令此纸遍京华。不行官钞行私钞,名目何人饷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