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宣密大师不出院》

侯门林请谒,香火务真修。
古院扃苍藓,他山空旧游。
出禅庭月晓,开卷竹窗秋。
已得栖幽趣,何须买沃洲。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赠宣密大师不出院》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圆。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宣密大师的境况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宣密大师的赞赏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诗词中描述了宣密大师在侯门林修行的情景,他在那里专心修炼香火事务,追求真正的修行。古老的禅院门扃上长满了苍藓,意味着这座古院已久无人光顾,和他曾经到过的其他名山一样,它也变得空旷无人。诗人描绘了宣密大师出禅庭的情景,月亮照耀着这个宁静的场所,竹窗洞开,秋意渐浓。这里有一种幽静的氛围,让人沉醉其中。诗人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安宁,他认为已经获得了真正的趣味和满足,不再需要去追求外界的名利和物质财富。

这首诗词以简洁、寥寥数语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宣密大师的赞美。通过描绘禅院的景色和宣密大师的境况,诗人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超脱的意境,启发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和追求。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赠宣密大师不出院,
侯门林请谒,香火务真修。
古院扃苍藓,他山空旧游。
出禅庭月晓,开卷竹窗秋。
已得栖幽趣,何须买沃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禅修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宣密大师的敬佩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述宣密大师在侯门林专心修行的情景,以及禅院的宁静景色,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在诗词的开头,诗人表达了对宣密大师的赞赏,称赞他专心修炼香火事务,追求真正的修行。整个句子简洁明了,表达出对宣密大师高尚品质的敬仰。

接着,诗人描绘了古老的禅院,门扃上生满苍藓,象征着久无人光顾。此处的“他山空旧游”则表明禅院的冷清和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其他名山一样也变得无人问津。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营造出一种宁静、幽静的氛围,强调内心的安宁和超脱。

最后两句通过描绘禅院的景色来传达诗人的心境。出禅庭时,月亮高悬,清晨的月光洒在禅院上,增添了一片宁静和祥和之感。竹窗洞开,秋意渐浓,让人感受到深秋的凉爽。这里有一种幽静的氛围,给人带来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已经找到内心的栖息之处,体验到了真正的趣味和满足。他认为不再需要追求外界的名利和物质财富,因为他已经在禅修中找到了真正的宁静和满足。最后一句“何须买沃洲”是对世俗繁华的一种拒绝,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态度,认为内心的宁静是无价之宝,不需要通过外界的获取来实现。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禅修的境界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对禅院景色和宣密大师修行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内在世界的追求。这首诗词引发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呼唤人们探寻心灵的归宿,并体验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 《凤台曲》

    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

  • 《二十一弟寿二首》

    肇开元圣千年学,曾是吾家七岁童。门户只今须自力,诗书排日看新功。

  • 《咏怀(六首)》

    匣镜三十年,尘暗不复治。停飡且不寐,所思知为谁。宕子不复返,眇在天一涯。绽衣终当组,道远何能持。明明天边月,三五入中闺。念与子欢爱,不得同光辉。寤言相与共,既觉将何依。

  • 《答故人》

    天涯春色已平分,桃李阴阴昼掩门。黄素久无人问字,绿醽时有客来樽。栖迟未叹流光远,寂寞远令此道存。珍重故人勤问讯,暮年忧乐任乾坤。

  • 《游灌顶三首》

    十里曾闻一啸声,当年猿鹤想犹惊。白云不碍青天路,赢得重来摆手行。

  • 《答法椿长老口占》

    床前何必问云何,霜顶谁将手自磨。可是法身真有病,皱眉头处为人多。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