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前月,清辉千里寒。
娟娟过江北,送子别长安。
长安百万家,车马无时闲。
中天耸观阙,四海会衣冠。
怜尔薜萝子,豪华骇新观。
萧萧囊中句,饥坐奏清弹。
漫郎久不惬,逸思生风翰。
寄声武昌鱼,欲从伧父餐。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赠杨念三道孚》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鹤楼前月,
清辉千里寒。
娟娟过江北,
送子别长安。
长安百万家,
车马无时闲。
中天耸观阙,
四海会衣冠。
怜尔薜萝子,
豪华骇新观。
萧萧囊中句,
饥坐奏清弹。
漫郎久不惬,
逸思生风翰。
寄声武昌鱼,
欲从伧父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辞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杨念三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黄鹤楼前有明亮的月光,寒冷的清辉照耀着千里寂寥。娟娟是指月光,它穿过江面,来到江北,见证了送别的场景。诗人在长安城外与杨念三告别,长安是当时的都城,拥有众多居民和车马,繁忙的城市生活从未停歇。天空中耸立着高耸的观阙,象征着国家的权力和尊严,人们从四海八方前来,身着华丽的衣冠,聚集在这里。
诗人深深怜惜杨念三,比喻他如同薜萝(一种蔓生植物)子,从容华美,令人惊叹。而诗人自己则形容自己的境遇如同囊中的句子,饥饿地坐着,弹奏着清雅的音乐。漫郎指的是诗人自称的雅号,他长时间以来一直不得心满意足,内心的思绪迸发出风和翰墨的力量。
最后,诗人寄托思念之情于武昌鱼。武昌是楚国的都城,武昌鱼是当地的特产。诗人希望杨念三能够接受这份思念,就像是与亲人一同分享美食一样。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别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身的不满和渴望。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比喻的运用,诗人展现了对友情、美好生活和自由创作的向往。
秋气横排万马,尽屯在、长城墙下。每到三更素商泻。湿龙楼,晕鸳机,迷爵瓦。谁复怜卿者?酒醒后、槌床悲诧。使气筵前舞甘蔗。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世已无孔子,获麟意谁知。我尝为之说,闻者未免非。而子独曰然,有如埙应篪。惟麟不为瑞,其意乃可推。春秋二百年,文约义甚夷。一从圣人没,学者自为师。峥嵘众家说,平地生险◇。相沿益迂怪,各斗出新奇。尔来千余岁,举世不知迷。焯哉圣人经,照耀万世疑。自从蒙众说,日月
年年时节近中秋,佳水佳山熳烂游。此际归期为君促,伊川不得久迟留。
依依宫柳指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园林悭十亩,天赐老生涯。雪境吟终夜,春时醉一家。篱疏簪菊种,石古络藤花。莫有同盟者,多煎谷雨茶。
驾言寻凤侣,乘欢俯雁池。班荆逢旧识,斟桂喜深知。紫兰方出径,黄莺未啭枝。别有陶春日,青天云雾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