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江乡有姓名,相逢契合义相亲。
连行几宿来栖草,戢翼常时想避人。
石岸风高难到县,今宵船住定为邻。
南湖若肯寻幽隐,却把衷肠自缕陈。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赠雁》是宋代张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中文译文:
我自江乡有姓名,
相逢契合义相亲。
连行几宿来栖草,
戢翼常时想避人。
石岸风高难到县,
今宵船住定为邻。
南湖若肯寻幽隐,
却把衷肠自缕陈。
诗意:
这首诗词以赠送雁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诗人自言自语,自称来自江乡,有自己的名字。他和这只雁相遇,感到彼此之间有着契合的义理,彼此亲近。这只雁连续行进了几个夜晚,来到这里栖息在茂盛的草地上。雁常常收起翅膀,似乎在想要躲避人们的追逐和干扰。由于石岸上的风很高,很难抵达诗人所在的地方,但今晚这只雁停下来住在这里,成为了诗人的邻居。如果南湖愿意寻找幽静的隐居之地,诗人会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思绪都展现给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与雁的相遇和交流,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渴望。诗人将自己比作江乡之人,意味着他在外地漂泊,感到无依无靠。然而,当他与这只雁相遇时,他感到与这只雁有着共同的命运和情感,彼此亲近。诗中描绘了雁在草地上栖息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宁静和避世的意境。通过雁收起翅膀躲避人群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也渴望远离尘嚣和纷扰,寻找宁静的心境。最后,诗人希望南湖能够寻找到自己的幽静隐居之地,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展现给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倾诉和渴望。
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凄清湿高枝,散漫沾荒土。
西风忽报雁双双,人世心形两自降。不为鱼肠有真诀,谁能梦梦立清江。
揽衣起兮望秋河,濛濛远雾飞轻罗。蟠桃树上日欲出,白榆枝畔星无多。
玉界琼田处处村,群山缭白晓云昏。圣君缟素天垂应,三白飞花奉至尊。
昔君困虀盐,蓬首窗下读。秋萤屡乾死,明月以为烛。麻衣肘欲穿,才换一袍绿。岂知冷淡债,十载偿未足。书斋开冰厅,败壁数椽屋。横经缀鹄鹭,未省进凫鹜。穷通更事耳,裘扇有反覆。直今张罗地,便恐车击毂。先生粲可流,示现著冠服。从渠势炙手,了不见凉燠。小诗应大笑,笑我
门风是相门,积庆岂须论。祖德书仪在,科名榜帖存。政声闻牧竖,墨迹见花村。物论将徵用,多应入谏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