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鸟来为瑞,达人垂羽翰。
语因希圣古,诗为惜名难。
泰华仙标峻,江湖酒量宽。
孤琴有舜曲,留我月中弹。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赠逸人》是宋代夏竦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赠逸人》中文译文:
凤鸟来为瑞,达人垂羽翰。
语因希圣古,诗为惜名难。
泰华仙标峻,江湖酒量宽。
孤琴有舜曲,留我月中弹。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有才华的逸人。诗的开头提到凤鸟来作为吉祥的象征,而逸人垂下羽毛写作。这里凤鸟的出现可以理解为作者对逸人的称赞,将他比作神话中的仙鸟,象征着其超凡脱俗的才华。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逸人的言辞受到古代圣贤的启发,语言表达因古人的智慧而显得珍贵。逸人的诗作也因为珍惜自己的名誉而显得难以得到。
第三句中的“泰华仙标峻”,描绘了逸人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华,他的标准如同仙人一般峻高。而江湖则象征着世俗的喧嚣与纷扰,逸人却能在其中保持宽广的胸怀和豪情。
最后两句以孤琴为象征,表达了逸人仍然保留着纯粹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逸人弹奏的曲调如同舜帝传世的乐曲,引人入胜。这里的“留我月中弹”可以理解为逸人将自己的才华和情感留存在诗词中,与月亮作伴,表达了对逸人才华的赞美和留念。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刻画了逸人的才情和高尚品德,赞美了他的才华和对名誉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逸人纯粹心灵和高尚情操的赞赏。
方亭惟四柱,对峙花竹间。下有雪岭水,淙流日潺潺。宛如双彩舸,缆向春波湾。欲起江湖心,而奈风涛艰。
燕子今年掯社来,翠瓶犹有去年梅。丁宁莫管杏花俗,付与春风一道开。
山后山前十六州,天涯尽处是偏头。云开大漠风沙走,水折长河日夜流。万户金绘愁见月,千群铁骑畏逢秋。却思大汉无中策,一曲胡笳倚戍楼。
阙塞龙门口,祗园鹫岭头。曾随减劫坏,今遇胜缘修。再莹新金刹,重装旧石楼。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四望穷沙界,孤标出赡州。地图铺洛邑,天柱倚崧丘。两面苍苍岸,中心瑟瑟流。波翻八滩雪,堰护一潭油。台殿朝弥丽,房廊夜更幽。千花高下塔,一叶往来舟。岫合云初吐,林开
浮生一虚舟,流景半修夜。尘劳互牵挽,荏苒柏间麝。晚从农辅游,径欲老闲暇。二年古陵阳,解后颍川霸。薰然君子风,卧致此邦化。公庭散凫鹜,文字杂休假。江山助悽惋,句法妙曹谢。客来饮以醇,味语兼脍炙。长风起百围,微日下三舍。高秋搅羁怀,游了念归驾。身名两将隐,马俟
轻舟出郭信风扬,过雨陂塘五月凉。山槛水添平入户,野亭树密远生香。村中客少过逢简,醉后情深笑语长。频到不须仍载酒,自煎花乳闲黄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