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应童子》

闽山佳气毓英儒,丱角胸中敌万夫。
万石固应传孺子,玄文真可与童乌。
饱充器识观他日,莫负声名满上都。
更忆韩公序文好,成人之礼正相须。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赠应童子》是宋代袁说友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有才华有志向的年轻人,赞美了他的品德和学问,并表达了对他未来发展的期望和鼓励。

诗词的中文译文:

闽山佳气毓英儒,
丱角胸中敌万夫。
万石固应传孺子,
玄文真可与童乌。
饱充器识观他日,
莫负声名满上都。
更忆韩公序文好,
成人之礼正相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赠诗的形式向应童子表达了赞美和鼓励之情。首先,诗人称赞了应童子出身于山明水秀的闽山,气质出众,具备了卓越的品德和学问。他的胸怀广阔,可以应对任何困难和挑战。此处丱角,意为坚毅的心志,胸中敌万夫,表示他有无比的勇气和胆识。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对应童子未来的期望。万石固应传孺子,表示他将成为后世传承的重要人物,承载着无尽的希望和责任。玄文真可与童乌,表明他的文学才华非常出众,可以与历史上的杰出文人媲美。

后面两句强调了应童子在未来要有远大的志向,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饱充器识观他日,意味着他要充实自己的才识,以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成就。莫负声名满上都,是在告诫他不要辜负自己的声誉,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才华和名声。

最后两句是对韩愈的追忆和致敬。韩愈是唐代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以其优秀的文学才华和崇高的品德而受人敬仰。更忆韩公序文好,是对韩愈序文的回忆和赞美。成人之礼正相须,表示在成为一名成年人的过程中,应童子应该以韩愈的行为和品德为榜样,追求崇高的道德规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赠诗的形式,颂扬了应童子的品德和学问,表达了对他未来发展的期望和鼓励,并通过对韩愈的追忆,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沉黎四首》

    蜀相披荒垒,唐人拓密林。四川襟带重,六诏雾云深。盐米成民业,珠犀作吏箴。官閒无一事,闭合念亲心。

  • 《送许同夫赴江宁知录》

    风棱索索许子伯,轺车督邮声赫赫。裔孙德似官亦同,独乘瑞雾开羽翮。金陵城里春色多,疑是六朝旧金碧。只宜细看後庭花,慎莫垂泪江家宅。吴醥那解醉离肠,嗟余自是思归客。荷叶开时杨梅熟,江南江北遥相忆。

  • 《霜寒辘轳体二首》

    滴地酒成冻,喧天鸦诉寒。窗风经怒响,帘日漏温痕。偶尔寻梅去,其如驻屐难。沙鸥脚不袜,故故踏水翻。

  • 《老眼废书有叹》

    老矣书无分,居然眼有花。墨兵非死友,陆諝且生涯。雪後霜逾劲,吟边帽只斜。小儿知我懒,夜诵故諠哗。

  • 《用十梅韵签冯簿》

    人品如许高,不卑一官小。居之以廉勤,王事岂难了。

  • 《一枝花(醉中戏作)》

    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黄金腰下印,大如斗。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百计千方久。似斗草儿童,赢个他家偏有。算枉了、双眉长恁皱。白发空回首。那时闲说向,山中友。看丘陇牛羊,更辨贤愚否。且自栽花柳。怕有人来,但只道、今朝中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