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是文之用,兹其道所藏。
典谟书浑浑,晁董策洋洋。
唐宋建长策,韩欧蹈大方。
过庭诗礼次,归更议其将。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赠游子信二首》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探讨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为主题,表达了对文学的思考和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赠送给游子信的两首诗
第二首:
谁是文学的用途,此中蕴藏了它的道义。
典籍与谋略书籍混混沌沌,晁董与策士自以为洋洋得意。
唐代和宋代的政治决策,韩愈和欧阳修的治国方略。
经过朝廷的诗礼之间,回归后更要商议其施行。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文学的讨论,探究了文学的价值和作用。诗人思考文学究竟有何用处,认为其中蕴含着一种道义。他指出,典籍和谋略书籍虽然众多,但往往显得混乱和不精确,而晁董和策士们则自命不凡,以为自己的观点和策略高深且自信。诗人也提及了唐代和宋代的政治决策,以及韩愈和欧阳修的治国方略,暗示了历代文人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努力和贡献。最后,诗人还谈到了过去朝廷的诗礼制度,回归后更需要商讨如何实施。
赏析:
《赠游子信二首》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文学的作用和意义。诗人对文学的思考并不局限于文学本身,而是将其与政治、治国方略以及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典籍、谋略书籍以及历代政治决策的描写,诗人揭示了文学在塑造和影响社会的重要性。他表达了对文学的探索和追求,并呼吁回归朴素和实际的讨论,以求更好地实施治理。这首诗词既有思辨性的探讨,又带有一定的政治隐喻,展示了曾丰对文学和社会的深入思考和洞察力。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芒鞋着层丘,甘若卧华屋。了然非梦觉,似是前境熟。行行上青冥。下视八荒促。回溪绾文练,叠障环群玉,厨烟起城隅,远借晴林绿。恍疑坐虚堂,淡墨写缣幅。缅怀季与刘,静躁等臧谷。身名千载后,岩影空贵躅。霜林木叶下,悲籁喧寒谷。我如凌风翰,不受世网束。团浦白毡帐,清夜
奉祝出阊阖,祷雨祠中元。陈祠信已荐,拱俟心变虔。山云屡触石,散去如飞烟。惭衷迫秋阳,汗流颈徒延。趑趄念亡状,归马不敢鞭。云台欲旬浃,蹇兆方解悬。皇慈喜嘉霔,报贶礼弗偏。谓乃百神功,共相成丰年。遣昨致祠吏,奔趋各如前。我载谒水府,意惑口莫言。黄屋四海心,责已
十月小阳春。放榜梅花作状元。重庆礼成三日后,生贤。第一龙飞不偶然。劝酒自弹弦。更着班衣寿老仙。见说海坛沙涨也,明年。此夜休嗔我近前。
翁折高枝空月窟,子提色笔哭烟楼。有司岂不具只眼,诸老皆当放一头。鹏背方乘御风势,马蹄肯作看花游。悬知董子天人对,一洗平津曲学羞。
平生邺下曹公子,家世风流合有文。横槊尚传瞒相国,紫髯不是画将军。诏书宽大民何怨,刺史威严吏合勤。好作楚词更下俚,云中一降武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