螓首蛾眉天上人,不知何事到红尘。
神霄蘂笈今谁侍,紫府琪花不敢春。
无梦去陪王母宴,前生多是紫虚身,寄言寻取蓬莱路,风送双鸾上太旻。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赠紫华侍经周希清》是宋代白玉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螓首蛾眉天上人,
不知何事到红尘。
神霄蘂笈今谁侍,
紫府琪花不敢春。
无梦去陪王母宴,
前生多是紫虚身,
寄言寻取蓬莱路,
风送双鸾上太旻。
译文:
螓首蛾眉的天上之人,
不知何事来到尘世间。
神仙的蘂笈今日由谁侍奉,
紫府中的琪花不敢提前绽放。
没有梦想前去陪伴王母的宴会,
前世多是居住在紫虚的身份,
寄言我要寻找通往蓬莱仙境的路,
风儿将双鸾送上太旻之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和尘世之间的思考和渴望。诗人在描绘螓首蛾眉的天上之人时,暗示了那个高贵而美丽的存在。然而,这位天上之人却不知道自己为何来到红尘世界,即人间。
诗中提到的神仙的蘂笈和紫府琪花分别象征着神仙之物。然而,这些神仙之物却不敢春天提前绽放,可能表示它们对人间的繁华和喧嚣持有一种犹豫和不愿接触的态度。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他想去陪伴王母的宴会,希望能够找到通往蓬莱仙境的路。他认为自己前世是紫虚的存在,暗示了他有一种与仙境相关的前世记忆或者心灵的联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期望和寄托寄予风儿,希望风儿能够将他的愿望传达给仙境,让他的愿望能够实现,双鸾上太旻可能指的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升仙、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仙境和尘世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意象描绘细腻而富有禅意,通过螓首蛾眉的天上之人、神仙的蘂笈和紫府琪花等形象,展现了仙境的神秘和美丽。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生命的记忆和对来世的期许,表现出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追求。他将自己的寄托寄于风儿,寄予希望和梦想,希望能够实现通往蓬莱仙境的愿望。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仙境与尘世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的追求和渴望。它展示了人们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格追求和对仙境的幻想。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诗人对于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遐想之感。
款泰坛,柴泰清。受天命,报天成。竦皇心,荐乐声。志上达,歌下迎。亿上帝,临下庭。骑日月,陪列星。嘉祝信,大糦馨。澹神心,醉皇灵。相百辟,贡八荒。九歌叙,万舞翔。肃振振,铿皇皇。帝欣欣,福穰穰。高在上,道光明。物资始,德难名。承眷命,牧苍生。寰宇谧,太阶平。
官已尚书,人犹寒素,仙有名言。谓是若人,法当至贵,仍主修年。 唐人四字鲜妍。堪照映、画堂彩烟。更对新凉,一声芝曲,万斛金船。
山势主宾立,溪流泾渭分。景幽诗易得,兴逸酒难醺。有累营家燕,无心出岫云。若言朝市事,毫发不曾闻。
一子落天上,生此青璧枝。欻从山之幽,劚断云根移。劲挺隐珪质,盘珊缇油姿。叶彩碧髓融,花状白毫蕤。棱层立翠节,偃蹇樛青螭。影淡雪霁后,香泛风和时。吾祖在月竁,孤贞能见怡。愿老君子地,不敢辞喧卑。
落日倚阑干,徘徊汨罗曲。冤魂如可吊,烟浪声似哭。我欲考鼋鼍之心,烹鱼龙之腹。尔既啖大夫之血,食大夫之肉。千载之后,犹斯暗伏。将谓唐尧之尊,还如荒悴之君。更有逐臣,于焉葬魂。得以纵其噬,恣其吞。
一春心事许谁同,金钥无声柳絮风。怪得枕中黄鸟唤,不知窗外海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