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得新霁,草木日夜绿。
阳光初蔽亏,野暝或单复。
美人浮湘波,领此入蓬屋。
故放归帆迟,更呼渔火续。
穷探物精华,尽付诗凡目。
忆昨欣晤对,令我忘休沐。
剧谈酒行希,危坐兵卫肃。
相思正倚楼,所寄忽累幅。
瑰辞堪买贫,轶韵和难属。
自从楚骚兴,悲些逮差玉。
后来数唐人,欸乃岩隈宿。
世无梁昭明,斯文又谁录。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张漕行部过湘岸有作因次其韵》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晚得新霁,草木日夜绿。
春天晚上,天空重新晴朗,草木长得日夜茂盛。
阳光初蔽亏,野暝或单复。
阳光初升,逐渐隐藏,日暮时分或时明时暗。
美人浮湘波,领此入蓬屋。
美丽的女子漂浮在湘江的波浪上,引领我走进了茅草搭建的小屋。
故放归帆迟,更呼渔火续。
因此,放下船帆回归的时间延迟,再次呼唤渔火点燃。
穷探物精华,尽付诗凡目。
我努力探索事物的精华,将一切都投射到平凡的诗歌中。
忆昨欣晤对,令我忘休沐。
回忆起昨天的愉快相遇,让我忘却了休息和沐浴。
剧谈酒行希,危坐兵卫肃。
谈论剧烈,饮酒的机会渺茫,我孤独地坐在军队的卫兵旁边,肃然起敬。
相思正倚楼,所寄忽累幅。
思念之情正倚在楼上,所寄托的心意忽然变得复杂起来。
瑰辞堪买贫,轶韵和难属。
华丽的辞藻值得用来购买贫瘠之地,不平凡的韵律难以归属。
自从楚骚兴,悲些逮差玉。
自从楚辞《离骚》兴起,悲伤的情感逐渐被抓住,差强人意的玉器。
后来数唐人,欸乃岩隈宿。
后来数位唐代的诗人,啊,他们仅能在山岩的隐蔽处暂时居住。
世无梁昭明,斯文又谁录。
世间再无梁启超那样的明亮光芒,文学之美又由谁来记录呢?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表达,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思绪相融合,给人以清新、淡雅的美感。通过诗词的赏析,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忧虑。
早过升仙不暇炊,桥边买饼疗朝饥。纷纷满座谁能识,大似新丰独酌时。
瑞兽香云轻袅,华堂绣幕低垂。人生七十尚为稀。况是钓璜新岁。登俎青梅的皪,明阑红药芳菲。天教眉寿过期颐。常对风光沈醉。
雪气着我屋,鸡肤畏薄衾。春寒竹窗睡,晓梦故乡心。多病妨豪饮,无私称苦吟。小炉炽新炭,卯酒再三斟。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山泉潄玉琴,尘世谁知音。植杖憩于此,顿消名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