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
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
纳凉风飒至,逃暑日将倾。
便就南亭里,馀尊惜解酲。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
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
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
纳凉风飒至,逃暑日将倾。
便就南亭里,馀尊惜解酲。
中文译文:
张七和辛大来南亭醉酒作诗
山中隐士善饮酒,居士喜欢弹琴。
在这世外之地相交,已融入这山林之中。
凉风渐渐吹来,逃避酷暑的日子即将结束。
我们就在南亭里,珍惜剩余的酒,畅谈豪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张七和辛大在南亭相聚饮酒、作诗的情景。张七是一个山中隐士,以善饮酒闻名,而辛大是一个居士,擅长弹琴。两人在这个世外之地相识,已经成为了山林的好友。当秋天的凉风吹来,夏日的炎热渐渐结束时,他们选择在南亭相聚,享受剩余的美酒,畅谈豪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隐士和居士在南亭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山公和居士的形象展示了两个不同身份的人在山林间的友谊。诗中的南亭是一个山中清凉的地方,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才让他们能够逃离尘世的喧嚣,享受酒和音乐带来的愉悦。整首诗节奏明快,语言简练,给人以愉悦的感受。诗中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