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上,三之下。
有来由,无缝罅。
是甚牛溲马浡,刚自辽天索价,累及儿孙成话欛。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彰圣辉长老请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师范。诗词内容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禅宗思想,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智慧。
诗词的中文译文:
请赞颂那显露着圣洁光辉的长老,
在一切存在之上,却在三界之下。
虽然有自己的来源,却没有一点瑕疵。
它是何等珍贵,不同于牛和马的尿液,
它从辽阔的天空中自由地降落,
并且影响着子孙后代的言行。
诗意和赏析:
《彰圣辉长老请赞》这首诗词以禅宗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和智慧。诗中的“彰圣辉长老”可以理解为指代佛陀或者具有高度觉悟的人,他们展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圣洁光辉,成为世人仰慕的对象。
诗中提到的“一之上,三之下”是指佛教中的“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而“一之上”则代表超越三界的境界,是指佛陀所在的妙境。这表达了一种追求超越尘世的精神境界,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愿望。
诗中还提到“有来由,无缝罅”,意味着彰显圣洁光辉的长老具有源源不断的智慧和慈悲,没有一丝瑕疵。这表现了长老的境界纯净无暇,充满智慧和慈悲之光。
诗中的“牛溲马浡”一词,用以比喻世俗中那些琐碎不值一提的事物,与彰圣辉长老的境界形成鲜明的对比。长老的境界高于尘世之物,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和境界。
最后一句“累及儿孙成话欛”,表达了长老的言行影响着子孙后代,将智慧的火种代代相传,使后人也能受益于长老的智慧。
整首诗词通过禅宗的语言和比喻,表达了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和智慧的愿望,赞颂了具有圣洁光辉的长老。它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超越世俗的境界,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智慧和慈悲。
自闻三策日垂涎,急趁西风一举鞭。狼子不知天数尽,据鞍犹说马儿年。
蓬矢桑弧射四方,岂知垂老卧江乡。读书虽复具只眼,贮酒其如无别肠!疋马扬鞭游鄠杜,扁舟捩柂上潇湘。自悲此志俱难豁,且复狂歌破夜长。
有客难逃热,无台可纳凉。市中投汉邸,楼上置胡床。梅润雨谋始,槐清风议将。北窗高卧处,何适不羲黄。
天险限南北,回环千里山。客亭依斗绝,故地信偏悭。伴月驱行传,缘云度故关。林泉虽胜赏,无奈霫奚间。
十里山光翠障开,重游何事意徘徊?石楼自向云中见,仙岛谁知海上来?丹灶尚能含日月,龙潭还解起风雷。天涯为郡空华发,十二年间到两回。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高谈付梁罗,(梁、罗,迟、适小名)。诗律到阿虎。归来一调笑,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