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召伯祠》

我行出陕右,来升召公堂。
叹公不可作,祗令吾道伤。
优哉听讼日,斯民歌乐康。
善教被南国,美荫余甘棠。
惟公与周公,左右相成王。
孰知二公心,千载惟苍苍。
人不学二南,其蔽犹面墙。
先圣垂此言,下士其可忘。
太史述世家,源深者流长。
公泽亦至今,风烈殊未央。
再拜仰公像,冠佩犹煌煌。
徘徊不能去,泪落征衣裳。

作品评述

《召伯祠》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前往陕西西部参观召公庙的经历,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思考。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行出陕右,来升召公堂。
叹公不可作,祗令吾道伤。
优哉听讼日,斯民歌乐康。
善教被南国,美荫余甘棠。

诗人行至陕西的西部地区,前往召公庙参拜。他在召公庙内感慨召公的杰出之处,却叹息自己无法像召公一样为世人做出伟大的事业,使自己的道路感到受到伤害。他欣喜地观察到庙堂中的听讼之日,人民歌唱欢乐,生活安康。他赞美召公的善教在南方国家被广泛传承,带给人们美好的庇护和滋养。

惟公与周公,左右相成王。
孰知二公心,千载惟苍苍。
人不学二南,其蔽犹面墙。
先圣垂此言,下士其可忘。

召公与周公,共同辅佐成就了周王朝的兴盛。然而,如今千年过去,我们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呢?人们若不去学习他们的思想智慧,那么他们的伟大就如同面对墙壁一般黯然失色。这是先贤圣人所留下的警示,但是现实中的常人往往会忘却这一点。

太史述世家,源深者流长。
公泽亦至今,风烈殊未央。
再拜仰公像,冠佩犹煌煌。
徘徊不能去,泪落征衣裳。

太史所记载的历史家族源远流长,召公的功德也流传至今。他的风采和事迹仍然熠熠生辉,没有因为岁月而消逝。诗人再次向召公的雕像行礼致敬,感叹他的崇高地位依然耀眼夺目。他徘徊在庙堂之间,难以离去,泪水滴落在行军的衣裳上,表达了他内心的悲伤与感动。

这首诗以召公庙为背景,通过对召公的赞美和自身的自省,表达了对伟大先贤的敬仰和对自己所处时代现实的思考。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学习先贤的智慧,铭记历史的教训,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整首诗以婉约细腻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寄远其八》

    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坐思行叹成楚越。春风玉颜畏销歇。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两不见。但相思。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

  • 《长城下》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 《刘吏部挽词》

    谁扰奚山众,焚林兽已穷。徙薪能远虑,下濑得深攻。南峤肩随息,中朝论愈公。但知分谤喜,宁肯自论功。

  • 《朝中措》

    芦沟河上度旃车。行路看宫娃。古殿吴时花草,奚琴塞外风沙。天荒地老,池台何处,罗绮谁家。梦里数行灯火,皇州依旧繁华。

  • 《辞众偈》

    昨日离城市,白云空往还。松风清耳目,端的胜人间。

  • 《呈胡舍人二首》

    官闲无事只深禅,斋戒何曾废客烟。总是老夫贪佛日,未妨天眼识公年。江湖满意藏诗笥,鸥鸟无心傍客船。参井黄昏云雾里,光明犹有一灯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