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汉帝眼中人,今作狂胡陌上尘。
身死不知多少载,冢花犹带洛阳春。
《昭君冢》是一首唐代蒋吉的诗,描写了昭君墓的景象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曾经是汉帝宠爱的女子,如今沦为疯狂流浪者。她的身死已有多少年,她的坟墓上的花依然带着洛阳的春光。
这首诗意蕴含着对历史人物昭君的怀念和景象的描绘。昭君原本是汉武帝时期的公主,因为外交需要而嫁给了匈奴首领董朝。她在匈奴生活了十年之久,受尽了痛苦和苦难。最终,她选择自杀,被葬在洛阳的昭君墓中。
诗中描述的昭君墓以及墓上的花,表达了对昭君的怀念之情。墓花不仅象征着昭君的美丽与柔弱,也表示着昭君的灵魂与洛阳的春天之间的相互关系。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冢墓和墓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寥而凄美的氛围中,使人不禁对昭君的遭遇和命运感到惋惜。
整首诗以简练、凄凉的语言表达了对昭君的怀念和对逝去的岁月的反思。通过对昭君冢墓景象的描绘,诗人既赞美了昭君的美丽与娇媚,又表达了对历史的忧伤和对时光的流逝的思考。整首诗以凝练的词句展现了一种朦胧中的美感,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
手种梅无恙,苍苔满树身。可怜开较早,不待远归人。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断肠怕上夕阳楼。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古人不见使人愁。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