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风凉四面开,陶公爱晚上高台。
中庭不热青山入,野水初晴白鸟来。
精思道心缘境熟,粗疏文字见诗回。
诸生围绕新篇读,玉阙仙官少此才。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昭应李郎中见贻佳作次韵奉酬》是唐代王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窗户风凉四面开,
陶公爱晚上高台。
中庭不热青山入,
野水初晴白鸟来。
精思道心缘境熟,
粗疏文字见诗回。
诸生围绕新篇读,
玉阙仙官少此才。
译文:
窗户凉风四面敞开,
陶公喜欢晚上的高台。
庭院里清凉,青山融入眼底,
田野的水初露晴天,白鸟飞来。
思绪精纯,心境深入,
粗疏的文字见到诗歌的回响。
众生围绕着阅读新篇章,
在玉阙仙官之间,这样的才华少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王建以韵奉还给李郎中的作品。诗人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感受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诗歌创作的热爱。
首联描绘了窗户敞开,凉风吹拂的情景,窗外高台是主人陶公喜欢的地方。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描绘,以及对清凉舒适的向往。
次联以中庭和青山、野水和白鸟的对比,形成了景色的层次感。中庭不热,青山的美景融入其中,野水初晴,白鸟飞来,展现了大自然的静谧与生机,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受。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和追求。精纯的思绪和深入的心境使他能够领悟到诗歌的真谛,即使文字粗疏,也能感受到诗歌的回响和意境。他在诸生们的围绕下,阅读自己的新作品,但在高高在上的玉阙和仙官中,这样的才华却显得稀少。
整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抒发了诗人对清凉舒适环境的向往,并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才华的珍视。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王建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对才华的自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落花如雪鬓如霜,醉把花看益自伤。少日为名多检束,长年无兴可颠狂。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夜苦长。何事同生壬子岁,老于崔相及刘郎。
宝鸭香凝袖。
溪草林花争碧红,伤心黄壤閟芳容。短松明月易陈迹,断雨残云难觅踪。伊昔老盆常共酌,即今败絮倩谁缝。臼间一斗仓陈粟,薄暮归来独自舂。
鸟啼花笑暖纷纷,路入青云白石门。君到前头好看好,老僧或恐是茆君。
桃萼新香梅落后。暗叶藏鸦,苒苒垂亭牖。舞困低迷如著酒。乱丝偏近游人手。雨过朦胧斜日透。客舍青青,特地添明秀。莫话扬鞭回别首。渭城荒远无交旧。
花柳春全盛,池塘燕学飞。脕晴还小立,暮色不能归。草远天无壁,苔深水有衣。山居自清绝,不必扣禅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