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漏逢欢恐不深。
银花火树粲成林。
酒中和乐无穷味,烛里光明一寸心。
金马朔,玉堂寻。
风流文献未如今。
连宵坐我东风里,春满肝脾月满襟。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鹧鸪天(次韵刘左史光祖自和去年元夕词)》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漏逢欢恐不深。
银花火树粲成林。
酒中和乐无穷味,
烛里光明一寸心。
金马朔,玉堂寻。
风流文献未如今。
连宵坐我东风里,
春满肝脾月满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欢乐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和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快乐。
赏析:
首句"春漏逢欢恐不深",意味着春天的欢乐可能不够持久。诗人使用了"春漏"的隐喻,将时间比作流水,暗示欢乐短暂而易逝。
第二句"银花火树粲成林",描绘了春天花开如火、树木苍翠的景象。银花和火树是春天常见的花卉,形容它们的繁盛和耀眼。
第三句"酒中和乐无穷味",表达了诗人在欢乐中品味着无穷的乐趣。酒作为欢庆的象征,诗人借以表达自己心境的陶醉和满足。
第四句"烛里光明一寸心",通过烛光照亮心灵的形象,表达诗人内心的明亮和温暖。
接下来的两句"金马朔,玉堂寻。风流文献未如今",意味着诗人渴望追求高尚的风雅之事,但当下的社会风气尚未达到理想状态。
最后两句"连宵坐我东风里,春满肝脾月满襟",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们在春夜中共聚一堂,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春满肝脾"形容身体内外都充满春天的活力和喜悦。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欢乐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暗示了欢乐的瞬间易逝,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高尚文化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对春天欢乐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天香亭下影婆娑,四畔高林结绿萝。云外飞仙不曾见,唯应翠树阅人多。
伯牙琴绝岂求知,往往情牵自有诗。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耽书未必酬良相,断酒唯堪作老师。多病不任衣更薄,东风台上莫相吹。
清颍尊前酒满衣。十年风月旧相知。凭谁细话当时事,肠断山长水远诗。金凤阙,玉龙墀。看君来换锦袍时。姮娥已有殷勤约,留著蟾宫第一枝。
清萱到处碧翙翙,兴庆宫前色倍含。借问皇家何种此,太平天子要宜男。
峰峦九锁路萦盘,翠色沾衣作晚寒。日暮神仙归洞府,雨余星斗下天坛。人生何用千钟贵,老去须求一室安。会得谷神元不死,世间何事可相干。
任在芦花最深处。浪静风恬,又泛轻舟去。去到滩头遇俦侣。散唱狂歌鱼未取。不把身心干时务。一副轮竿,莫笑闲家具。待拟观光佐明主。将甚医他民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