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千寻上薜萝。
东湖经雨又增波。
只因买得青山好,却恨归来白发多。
明画烛,洗金荷。
主人起舞客齐歌。
醉中只恨欢娱少,明日醒时奈病何。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竹千寻上薜萝。
东湖经雨又增波。
只因买得青山好,
却恨归来白发多。
明画烛,洗金荷。
主人起舞客齐歌。
醉中只恨欢娱少,
明日醒时奈病何。
中文译文:
翠竹千寻上爬满了薜萝。
东湖经历雨水又起了波涛。
只因为买到了心仪的青山,
却懊恼地发现归来时白发增多。
明亮的画烛,洗净金色的荷花。
主人起舞,客人齐声歌唱。
在醉酒中只感到欢乐稀少,
等到明天清醒时,病痛将如何应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鹅湖为背景,表达了辛弃疾对逝去青春和不幸命运的感叹和思考。诗中以自然景物描绘心情,通过描写竹子爬满了薜萝,湖水波澜起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他深感时光易逝,岁月流转,白发增多成为他衰老的象征,对此感到悔恨和不满。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画烛和洗金荷等细节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欢乐的场景。主人起舞,客人齐歌,酒宴热烈而欢快。然而,辛弃疾却在醉酒之中感到欢乐稀少,意识到欢娱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他询问明天清醒之时,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病痛和不幸命运。
整首诗以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对时间流逝、青春逝去和命运的思考。辛弃疾在表达对逝去青春的痛惜和对命运的不满时,通过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对比,传达了他的情感和内心的挣扎。这首诗词既抒发了个人的情感,又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引人深思。
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坐思行叹成楚越。春风玉颜畏销歇。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两不见。但相思。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谁扰奚山众,焚林兽已穷。徙薪能远虑,下濑得深攻。南峤肩随息,中朝论愈公。但知分谤喜,宁肯自论功。
芦沟河上度旃车。行路看宫娃。古殿吴时花草,奚琴塞外风沙。天荒地老,池台何处,罗绮谁家。梦里数行灯火,皇州依旧繁华。
昨日离城市,白云空往还。松风清耳目,端的胜人间。
官闲无事只深禅,斋戒何曾废客烟。总是老夫贪佛日,未妨天眼识公年。江湖满意藏诗笥,鸥鸟无心傍客船。参井黄昏云雾里,光明犹有一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