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共春光管日华。
朱朱纷纷野蒿花。
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
山远近,路横斜。
正无聊处管弦哗。
去年醉处犹能记,细数溪边第几家。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鹧鸪天(和吴子似山行韵)》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共春光管日华。
朱朱纷纷野蒿花。
闲愁投老无多子,
酒病而今较减些。
山远近,路横斜。
正无聊处管弦哗。
去年醉处犹能记,
细数溪边第几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漫步山间的景象。诗人感叹春光明媚,阳光照耀大地,与谁一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呢?周围的野蒿花纷纷绽放,景色十分宜人。然而,诗人却心生闲愁,感觉自己已经老去,没有多少子女相伴。他的身体也不如以前健康,酒病困扰着他,不过现在已经稍有好转。山峦远近,道路蜿蜒曲折,诗人心情无聊时,随处可以听到管弦乐声。回忆去年的醉乡,他依然能够清晰地记得,他细数着河边的几家。
赏析:
辛弃疾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他通过描写春光明媚和野蒿花的盛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然而,在这美好的景象之下,诗人却感到孤独和无聊,他的心境和身体状况都已发生变化。这种对时光流转和自身状态的感慨,凸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中的"谁"和"老无多子"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和后代的渴望,对孤独和衰老的担忧。"酒病而今较减些"则展示了诗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同时也折射出他对过去放纵的回忆。最后,诗人回忆起去年的醉乡,这种回忆既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的变迁以及人生的苦乐冷暖的思考。辛弃疾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以及对细节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
禹世龙门巧凿人,传来心法妙通神。倩渠斲取擎天柱,撑拄明堂亿万春。
功掩萧何第,名越崔氏堂。孤忠扶社稷,一德契穹苍。金碧飞翚外,鸾虬结绮旁。落成纷燕贺,弱羽得高翔。
吴中秋晚气犹和,疾竖其如此老何?鸟语渐稀人睡美,木阴初薄夕阳多。扫园日日成幽趣,抚枕时时亦浩歌。车辙久空君勿叹,文殊自解问维摩。
春华建安曹子建,秋实西京张释之。父事刑颙奴七子,黄初便作万年期。
人间恶鸟栖金屋,海上楼船驾飓风。国破忠臣惟有死,天亡卷土亦无功。英雄俯仰成遗恨,元气分明托数公。千古翔龙何处是,精魂依旧绕行宫。
双鸳池沼水融融。桂堂东。又春风。今日看花,花胜去年红。把酒问花花不语,携手处,遍芳丛。留春且住莫匆匆。秉金笼。夜寒浓。沈醉插花,走马月明中。待得醒时君不见,不随水,即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