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殿西头白玉堂。
湘江东畔碧油幢。
北辰躔次瞻星象,南国山川解印章。
随步武,谢恩光。
送公归趣舍人装。
它年若肯传衣钵,今日应须酹寿觞。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歷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第一。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冤狱,忤秦桧,授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桧死,召爲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爲御史中丞汪彻劾罢。寻起知抚州。孝宗即位,知平江府。召爲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贊军事。领建康留守。力贊张浚主战,爲宰相汤思退所忌,以张浚党落职。思退罢,起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復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迁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干道五年(一一六九),因疾力请归养侍亲,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三十九。有《于湖集》四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张孝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慈谿李氏藏宋刊《于湖居士文集》(其中诗十一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鹧鸪天(饯刘恭父)》是宋代张孝祥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浴殿西头白玉堂。
湘江东畔碧油幢。
北辰躔次瞻星象,
南国山川解印章。
随步武,谢恩光。
送公归趣舍人装。
它年若肯传衣钵,
今日应须酹寿觞。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是张孝祥为送别刘恭父所写的。诗中描述了一幅壮丽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刘恭父的赞美和祝福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浴殿西头的白玉堂和湘江东畔的碧油幢(一种装饰性的旗帜)。这些景物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一种庄严而华美的氛围。
接着,诗中提到了北辰(北极星)的运行和瞻仰星象,以及南国山川的辽阔景色。这表达了作者对刘恭父的赞美之情,将他比作北辰,象征着他在政治上的杰出成就和高尚品质。同时,南国山川的解印章意味着刘恭父在南方地区的治理能力和政绩。
然后,诗中提到了作者随着刘恭父的步伐而征战,并感谢刘恭父对自己的恩光,送别时刘恭父穿上了舍人(一种官职)的服装。这表达了作者对刘恭父的忠诚和感激之情。
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的期望,希望刘恭父将来能够传授自己的衣钵(即政治才能和经验),并祝愿刘恭父今日能享受幸福和长寿,应该举杯酒来庆祝。
赏析:
《鹧鸪天(饯刘恭父)》以华美而庄严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刘恭父的敬意和赞美之情。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色和美好的祝愿,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刘恭父的忠诚、感激和美好的期望。整首诗词充满了赞美之情和祝福之意,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风度和礼仪之美。
桂楫兰舟谁吊古,往寻美竹潇湘浦。淋漓恨血染秋烟,千载娥皇泪痕苦。当时得之无所施,爱同海底珊瑚枝。金刀横截瘦蛟颈,剜作玲珑箫管吹。骊珠上连星点七,窍窍清圆俱应律。有时提挈坐花前,葛陂老龙眠在膝。世人不知何如名,但见鹿斑碎点琅玕青。掀髯一笑发孤弄,杖头忽作呜呜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回首欲婆娑。淡扫修蛾。盈盈不语奈情何。应恨梅兄矾弟远,云隔山阿。弱水夜寒多。带月曾过。羽衣飞过染余波。白鹤难招归未得,天阔星河。
爱山如爱酒,畏暑如畏虎。出门寻旧游,缺月四更吐。
厌逐京师车马尘,乞为林下水边人。江湖入梦归心壮,道路生辉使节新。岂弟宜民推善政,清闲无讼称天真。如闻此府多迁擢,剩醉西湖烂漫春。
绿枝红萼。江南芳信年年约。竹舆路转溪桥角。晴日烘香,的皪疏篱落。玉台粉面铅华薄。画堂长记深罗幕。惜花老去情犹著。客里惊春,生怕东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