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甚闲愁可皱眉。
老怀无绪自伤悲。
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
溪上枕,竹间棋。
怕寻酒伴懒吟诗。
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甚闲愁可皱眉。
老怀无绪自伤悲。
百年旋逐花阴转,
万事长看鬓发知。
溪上枕,竹间棋。
怕寻酒伴懒吟诗。
十分筋力夸强健,
只比年时病起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辛弃疾的闲愁和无奈之情。他感到年老无所事事,内心空虚而悲伤。他感叹百年光阴如梭,万事变幻,只有鬓发的变白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在溪边枕着枕头,竹林之间下棋,他害怕寻找酒伴、懒散地吟诗。他虽然自夸筋力十分强健,却仅仅比起年轻时病倒时有所不同。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辛弃疾晚年的孤独和无奈。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闲愁和老态,抒发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他感叹百年的光阴转瞬即逝,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只有鬓发的斑白见证了岁月的流逝。他在溪边枕着枕头,竹林之间下棋,表现出他对宁静与安逸的向往。然而,他也坦言自己懒散,不愿寻找酒伴,不再有当年的激情和创作热情。最后,他自嘲地说自己虽然身体仍然强健,但与年轻时病倒时相比已经有了差别。整首诗以自嘲和无奈的情感为主线,展示了辛弃疾晚年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