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澄空没点云。
素娥依旧驾冰轮。
自缘人意看承别,未必清辉减一分。
倾白堕,拥红裙。
不知谁主复谁宾。
更筹易促愁分袂,又作东西南北人。
[约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字承禧,临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间进士。官楚、越间。其他事迹不可考。
《鹧鸪天(中秋后一夕宴修成之、富正甫作)》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郭应祥。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万里澄空没点云,
无云的天空延绵万里,
素娥依旧驾冰轮。
素娥(月亮)依然驾驭着冰轮(指月亮在天空中的形象)。
自缘人意看承别,
只因为人们的心意而产生别离之情,
未必清辉减一分。
未必清辉减少分毫。
倾白堕,拥红裙。
白昼渐渐消退,红裙(指夜幕)悄然降临。
不知谁主复谁宾,
不知谁是主人,谁是客人,
更筹易促愁分袂,
时间的流逝更加催促着离别的忧伤,
又作东西南北人。
又化身为东西南北的人。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中秋后一夕的景象和情感,抒发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以万里无云的天空为背景,表达了时间的无常和人事的离合。素娥驾驭冰轮象征着夜晚的降临,白昼的消逝。诗中提到人们的心意引发了别离之情,然而离别并没有减少清辉,即使时间流逝,离别之痛仍然难以抵挡。诗的结尾,诗人又提到自己化身为东西南北的人,暗示着离别的痛苦是普遍存在的。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和感慨。
宝锁轰霄启玉晨,风恬雪霁净先尘。东皇太一紫坛晓,世界大千青陆春。藜杖流光环佩集,鏠旗斂影豆笾陈。乐歌须仗甘泉笔,斧藻天家泰道新。
二年音信阻湘潭,花下相思酒半酣。记得竹斋风雨夜,对床孤枕话江南。
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
诗材无限思无穷,斂在唐人四句中。参透此关犹细事,作诗知道始为工。
田园移主只丘坟,他邑浮家每断魂。又向隣州为客久,北风终夜梦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