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鹧鸪天(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占断雕栏只一株。
春风费尽几工夫。
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
娇欲语,巧相扶。
不妨老斡自扶疏。
恰如翠幕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鹧鸪天(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占断雕栏只一株。
春风费尽几工夫。
天香夜染衣犹湿,
国色朝酣酒未苏。
娇欲语,巧相扶。
不妨老斡自扶疏。
恰如翠幕高堂上,
来看红衫百子图。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孤零零的牡丹花,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牡丹的赞美。诗中描述了春风吹拂牡丹花的场景,花香夜晚染湿了诗人的衣衫,但他依然沉醉在国色天香中,酒意未醒。牡丹娇艳欲语,仿佛在与周围的花朵相互呼应。诗人不禁自比为一位老者,轻轻地触摸着这些美丽的花朵。整首诗给人以宴会场景的感觉,好似在高堂上欣赏百子图(一种描绘百子的图画)时,牡丹花的美丽将人们吸引。

赏析:
这首诗以辛弃疾独特的笔触表达了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通过对春风吹拂牡丹花的描绘,诗人展现了牡丹花的娇艳与美丽。诗中的牡丹花是如此独特和珍贵,以至于雕栏上只有一株。作者通过形容春风费尽了多少工夫,强调了牡丹花的珍贵程度。天香夜染衣犹湿的描写,更加突出了花的美丽和香气的浓郁。国色朝酣酒未苏,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倾慕之情,不愿醒来离开这美妙的景色。

诗人将牡丹花比作娇艳欲语的女子,而自己则以老者的身份出现,轻轻触摸着这些花朵,展现出一种温柔的态度。他不妨自比为一位老者,斡旋着牡丹花,表现出对美的敬重和对时光的感慨。最后,诗人以高堂上观赏红衫百子图的场景作为比喻,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宴会的氛围中,使整首诗更具有现场感和亲近感。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和诗人的赞叹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岁月流转和美好时光的感慨。它以独特的视角和形象,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享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境的佳作。

  • 《赠石工二首》

    禹世龙门巧凿人,传来心法妙通神。倩渠斲取擎天柱,撑拄明堂亿万春。

  • 《御书阁额》

    功掩萧何第,名越崔氏堂。孤忠扶社稷,一德契穹苍。金碧飞翚外,鸾虬结绮旁。落成纷燕贺,弱羽得高翔。

  • 《秋晚幽居》

    吴中秋晚气犹和,疾竖其如此老何?鸟语渐稀人睡美,木阴初薄夕阳多。扫园日日成幽趣,抚枕时时亦浩歌。车辙久空君勿叹,文殊自解问维摩。

  • 《咏史下·曹丕》

    春华建安曹子建,秋实西京张释之。父事刑颙奴七子,黄初便作万年期。

  • 《厓山大忠祠》

    人间恶鸟栖金屋,海上楼船驾飓风。国破忠臣惟有死,天亡卷土亦无功。英雄俯仰成遗恨,元气分明托数公。千古翔龙何处是,精魂依旧绕行宫。

  • 《江神子(集句惜春)》

    双鸳池沼水融融。桂堂东。又春风。今日看花,花胜去年红。把酒问花花不语,携手处,遍芳丛。留春且住莫匆匆。秉金笼。夜寒浓。沈醉插花,走马月明中。待得醒时君不见,不随水,即随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