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尽微风不见江。
分明天水共澄光。
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
心既远,味偏长。
须知粗布胜无裳。
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后集》爲底本。校以明吴氏丛书堂钞本(残存卷五、卷六,简称吴钞,藏北京图书馆),清杨守敬跋明黄汝亨钞本(简称黄钞,藏上海图书馆),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经楼抄本(简称研经楼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咸丰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简称粤本),清宣统吴崶金陵督粮道署校刊本(简称吴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鹧鸪天》
朝代:宋代
作者:李之仪
收尽微风不见江,
分明天水共澄光。
由来好处输闲地,
堪叹人生有底忙。
心既远,味偏长,
须知粗布胜无裳。
从今认得归田乐,
何必桃源是故乡。
中文译文:
微风已经停止,看不到江水的波澜。
天空明亮,水面清澈透明。
从古以来,好处总是输给繁忙的地方,
让人不禁叹息人生如此匆忙。
心灵已经远离尘嚣,品味却更加深长,
应该明白粗糙的布料胜过无法穿的华服。
从现在开始,认识到归田的乐趣,
何必非要桃源不可作为故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繁忙生活的思考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以对微风、江水、天空和水面的描绘来营造出宁静、清澈的氛围。作者通过对比繁忙地方和宁静归田的优劣,表达了对繁忙生活的无奈和对简朴田园生活的赞美。
首先,作者描述了微风停止、江水不见的景象,暗示了繁忙生活中的喧嚣和忙碌已经消失,带来了一片宁静。接着,作者描绘了明亮的天空和清澈透明的水面,展示了宁静之美。这种宁静与清澈的景象,与繁忙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下半部分,作者借此对比表达了对繁忙生活的思考。他认为繁忙的地方虽然有好处,但同时也让人感到压抑和疲惫,对此感到叹息。作者提出了一种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认为心灵的远离和内心的品味才是真正的长久之道。他认为粗糙的布料胜过无法穿的华服,暗示了简朴的生活更能满足内心的需求。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归田向往,并质问了桃源是否真的是故乡。他认为从现在开始应该认识到归田的乐趣,而不是执着于虚幻的桃源,因为真正的故乡在于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繁忙生活的思考和对归田乐趣的向往。通过对比景象和生活态度的表达,诗中传达了对简朴宁静生活的赞美和对繁忙生活的反思,引发读者对生活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