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鹧鸪天》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
几曾著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作者介绍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作品评述

《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是宋代文人朱敦儒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是清都山水郎,
命中使我放纵不羁。
曾经批准雨和风的券,
积攒了漂浮的云彩,借了明亮的月光。
写了无数首诗,
喝了无数杯酒。
几回看过侯王的世界?
玉楼金阙让我懒得回去,
我要插上梅花,在洛阳醉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朱敦儒的豪放不羁之情。他自称为"清都山水郎",意味着他是一个喜欢自由自在、亲近自然的人。他感叹命运使他具有纵情放荡的性格,似乎受天命所授。诗中提到他曾经批准过雨和风的券,这是一种借喻,意味着他具有与自然相连的能力,可以支配自然力量。他积攒了漂浮的云彩,借了明亮的月光,描绘出他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朱敦儒在诗中谈到自己写了无数首诗,喝了无数杯酒,这表明他是一个热衷于文学和饮酒的人。然而,他对权贵和世俗的事物并不感兴趣,"几回看过侯王的世界"表达了他远离权势和名利的态度。他对于玉楼金阙(指宫殿和皇室的荣华富贵)没有归去的欲望,而是选择了在洛阳插上梅花,醉倒其中。

整首诗词表现了诗人朱敦儒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态度。他以清都山水郎自居,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和超脱尘世的心境。他对权势和名利的不感兴趣,反而更加追求心灵的自由和情感的宣泄。这首诗词以独特的视角和豪放的语言风格,表达了作者的个性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豪情壮志和追求真实自我的精神。

  • 《手种芙蓉入秋盛开》

    天然富贵又风流,簇簇湘妃起聚头。唤做牡丹何不可,高他一着见深秋。

  • 《侍亲劳监游雪峰》

    一水横桥碧作弯,两山排闼以城环。寺居野色烟光外,春在人情物意间。点检花稍香浅浅,摩娑苔刻字斑斑。门前车马空来去,云自无心鸟自还。

  • 《咏怀寄皇甫朗之》

    老大多情足往还,招僧待客夜开关。学调气后衰中健,不用心来闹处闲。养病未能辞薄俸,忘名何必入深山。与君别有相知分,同置身于木雁间。

  • 《颂古》

    马师瞎却亮师眼,一入西山更不返。我有二十二藤条,寄与山中这担板。

  • 《武涉道中》

    一路荒凉极,无端过此频。官于盐起税,俗事蠱为神。暝色初逢驿,溪声只隔林。留题空满壁,不见有诗人。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纨扇新裁冰雪余,清风不隔紵罗疏。飞升漫写秦公子,荣谢应怜汉婕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