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饼充餐必也虚。
刻舟求剑决然无。
痴心密数人遗契,妄念重寻兔守株。
先圣迹,古人书。
*糠难作夜光珠。
万缘拂尽方知道,妙处那能说与
《鹧鸪天·画饼充餐必也虚》是元代诗人姬翼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画饼充餐必也虚,
刻舟求剑决然无。
痴心密数人遗契,
妄念重寻兔守株。
先圣迹,古人书。
*糠难作夜光珠。
万缘拂尽方知道,
妙处那能说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人们追求不切实际、徒劳无益的心态。通过描绘一系列荒诞的场景和比喻,诗人姬翼表达了对于执着于错误观念的人们的嘲讽与警示。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和寓言,以强调人们应当珍惜现实、理性思考,并摒弃一些愚蠢和不切实际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夸张的比喻和寓言,将人们追求不切实际的行为进行了揭示和批判。首先,诗中提到“画饼充餐必也虚”,形象地描述了人们把虚幻的事物当作现实来追求,却最终得到的是空洞和失望。接着,诗句“刻舟求剑决然无”指的是一个人在船上刻剑,希望能找到丢失的剑,却不明白剑已经掉入水中,这象征着人们执着于错误的信念而不愿面对现实。
诗的下半部分通过典故和寓言继续加强了表达。诗中提到“痴心密数人遗契”,暗指那些痴迷于错误信念的人们固执地坚持着,不愿改变。而“妄念重寻兔守株”则以兔子守着树根的寓言形式,警示人们不要一味地固守过去的观念,而是应该拓宽思维,追求更广阔的境界。
在最后的两句诗中,诗人提到“先圣迹,古人书”和“*糠难作夜光珠”,暗示人们应当汲取先贤的智慧,不要将粗糠当成夜光珠,即不要将无价值的东西当作珍贵的宝物。最后一句“万缘拂尽方知道,妙处那能说与”,表达了对于真正理解万物本质和奥妙的境界的渴望,暗示着这种境界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
总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夸张的比喻和寓言,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于追求不切实际和固执错误观念的人们的批判和警示,呼吁人们应当珍惜现实,摒弃愚蠢和虚幻的追求,追求真理和智慧。
桂楫兰舟谁吊古,往寻美竹潇湘浦。淋漓恨血染秋烟,千载娥皇泪痕苦。当时得之无所施,爱同海底珊瑚枝。金刀横截瘦蛟颈,剜作玲珑箫管吹。骊珠上连星点七,窍窍清圆俱应律。有时提挈坐花前,葛陂老龙眠在膝。世人不知何如名,但见鹿斑碎点琅玕青。掀髯一笑发孤弄,杖头忽作呜呜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回首欲婆娑。淡扫修蛾。盈盈不语奈情何。应恨梅兄矾弟远,云隔山阿。弱水夜寒多。带月曾过。羽衣飞过染余波。白鹤难招归未得,天阔星河。
爱山如爱酒,畏暑如畏虎。出门寻旧游,缺月四更吐。
厌逐京师车马尘,乞为林下水边人。江湖入梦归心壮,道路生辉使节新。岂弟宜民推善政,清闲无讼称天真。如闻此府多迁擢,剩醉西湖烂漫春。
绿枝红萼。江南芳信年年约。竹舆路转溪桥角。晴日烘香,的皪疏篱落。玉台粉面铅华薄。画堂长记深罗幕。惜花老去情犹著。客里惊春,生怕东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