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鹧鸪天》

欲上南湖采舫嬉。
还思北渚与岚漪。
圆荷盖水垂杨暗,鸂鶒鸳鸯总下时。
持此意,遣谁知。
清波还照鬓间丝。
西楼重唱池塘好,应有红妆敛翠眉。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鹧鸪天·欲上南湖采舫嬉》是宋代晁补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欲上南湖采舫嬉,
还思北渚与岚漪。
圆荷盖水垂杨暗,
鸂鶒鸳鸯总下时。
持此意,遣谁知。
清波还照鬓间丝。
西楼重唱池塘好,
应有红妆敛翠眉。

诗意:
《鹧鸪天·欲上南湖采舫嬉》描绘了一幅湖上的景色和女子的情愫。诗人表达了他欲上南湖游船嬉戏的心愿,并怀念与思念北渚和岚漪的美景。在湖面上,圆圆的荷叶覆盖着水面,垂下的杨柳在暗中摇曳。鸂鶒、鸳鸯时不时地出现在湖面上。诗人深藏心中的意念,不愿让人了解。清澈的波光仍然照亮了诗人额前的细丝发丝。西楼重唱,池塘景色宜人,应该有一个佩戴红妆、眉梢微微蹙起的女子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婉约的风格描绘了一幅湖上的景色,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隐晦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和情愫。整首诗使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通过描绘南湖上的荷叶、杨柳和湖鸟的活动,创造出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湖景画面。在这个湖景的背后,诗人隐含了对北渚和岚漪的思念,表达了对远方美景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诗人还以自然景物为象征,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其中,通过诗歌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词情感细腻而含蓄,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婉约诗的特点。

  • 《过望亭六首》

    晴河不似雨中看,晴里波纹只簟班。却是雨河新样巧,簟间织出小金鐶。

  • 《偈颂一百五十首》

    贤月宰辅圣明君,好语山中喜得闻。愿饮淳风餐至化,五香敬作一炉焚。

  • 《病起十首》

    酒户诗坛聊尔耳,也吟唧唧醉陶陶。鲸鱼翡翠兼群体,蜾蠃螟蛉视二豪。京洛饮徒烦借问,江湖社友谬推高。可怜小杜醺酣者,浪许诗人仆命骚。

  • 《再经蒋山与诸长老夜话》

    远迹都如雁,南行又北回。老僧犹记得,往岁已曾来。话遍名山境,烧残黑栎灰。无因伴师往,归思在天台。

  • 《春日行歌》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 《游栖真洞》

    黄冠具行舆,邀我游栖真。山家杂水树,野径横荆榛。长松卧苍蛟,乱石错紫鳞。委曲至洞府,积雪开双门。结顶宝盖高,下可容百人。神仙独何之,棋局今犹存。翠子拂不落,衣袖生清芬。山间局未终,浮世三千春。安得从之游,一笑凌层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