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尽苍苔色欲空。
竹篱茅舍要诗翁。
花余歌舞欢娱外,诗在经营惨淡中。
听软语,笑衰容。
一枝斜坠翠鬟松。
浅颦轻笑谁堪醉,看取萧然林下风。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鹧鸪天》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宜人的景象,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苦乐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点尽苍苔色欲空。
竹篱茅舍要诗翁。
花余歌舞欢娱外,
诗在经营惨淡中。
听软语,笑衰容。
一枝斜坠翠鬟松。
浅颦轻笑谁堪醉,
看取萧然林下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以及其中的人物和情感。诗人以苍苔的颜色点缀了整个景色,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荏苒,使得一切都显得虚无缥缈。篱笆旁的茅舍里住着一个喜欢诗歌的老人,他以独特的方式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在花儿的欢乐歌舞之外,他沉浸在经营和创作的世界中,伴随着一种惨淡的心境。
诗中描绘了诗人倾听软语、笑看容颜渐衰,并描述了一株翠鬟松树斜坠的样子。这些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消逝的感慨,以及对时光的无情和人事的更迭的思考。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眺望林间风景,欣赏其中的萧然之美,这里可能暗示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然清幽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自然环境和内心感受的交融,通过对景物的描摹和人物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时光的深思熟虑。它既展示了自然山水的美丽和静谧,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乐的体悟和感慨。整体上,这首诗词以淡雅的笔触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和诗歌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回味之感。
风露浩无际,星河淡欲倾。遥知并船客,闻我咏诗声。水鸟横江去,渔舟背月行。神清不成寐,隐几待窗明。
南桥春日暮,杨柳带青渠。不得同携手,空成意有馀。
莫辞脚力造诸方,佛法无多要久长。历尽崎岖到平地,归来掀倒破禅床。
贩盐贾客夜吹笛,卖菱女儿朝刺船。沽酒得鱼能不醉,几钱堪买此江天。
遇险思共济,胡粤无异心。而我与夫子,义烈真断金。阴崖避飞雨,群龙方恕吟。岩中歌式微,相和相知音。
河阳官罢文园病,触绪萧然。犀尘流连。喜见清蟾似旧圆。人生聚散浮云似,回首明年。何处尊前。怅望星河共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