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鹧鸪天》

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何成。

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
醒复醉,醉还醒,灵均憔悴可怜生。

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

作品评述

【注释】:

这是一首借酒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当时,元好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生,栖迟零落,满腹悲愤,无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浇愁,在醉乡中求得片刻排解。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心境下产生的。
词的上片四句,表述了两层意思。前两句以议论起笔,为一层,是说只近浮名而不饮酒,也未必有其成就 。“浮名”即虚名,多指功名荣禄。元好问在金亡前后 ,忧国忧民 ,悲愤填膺,既无力挽狂澜于既倒 ,乃尽弃“浮名”,沉湎面于醉乡 。其《饮酒诗》说 :“去古日已远,百伪无一真。独馀醉乡地,中有羲皇淳。圣教难为功,乃见酒力神。“《后饮酒》诗又说 :“酒中有胜地,名流所同归。人若不解饮,俗病从何医 ?”因而称酒为“天生至神物”。此词上片第二层意思 ,便是对酒的功效的赞颂:“三杯渐觉纷华远 ,一斗都浇块磊平。”“纷华”,指世俗红尘。词人说,三杯之后,便觉远离尘世。然后再用“一斗”句递进一层,强表现酒的作用和自己对酒的需要 。“块磊”,指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愁闷。词人说 ,用这种特大的酒杯盛酒,全部“浇”入胸中,才能使胸中的郁愤平复 ,也就是说,在大醉之后,才能暂时忘忧,而求得解脱。词人就是要在这种“醒复醉,醉还醒”即不断浇着酒的情况下 ,才能在那个世上生存。“灵均”以下三句,将屈原对比,就醉与醒,饮与不饮立意,从而将满腹悲愤,更转深一层。“灵均”即屈原; “ 憔悴 ”、“ 可怜 ”,暗扣上片“且看”句意。《楚辞·渔父 》说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但屈原却不去饮酒 ,仍是“ 众人皆醉我独醒”。以其独醒,悲愤太深,以致憔悴可怜。这里词人对屈原显然也是同情的,但对其虽独醒而无成 ,反而落得憔悴可怜,则略有薄责之意。因而对其《离骚》,尽管“读杀”,也总觉得全然无味了。“浑无味”,并非真的指斥《离骚》无味,而是因其太清醒、太悲愤,在词人极其悲痛的情况下,这样的作品读来只能引起更大的悲愤;而词人的目的,不是借《离骚》以寄悲愤 ,而是要从悲愤中解脱出来,这个目的,是“读杀”《离骚》也不能达到的。“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所以只有饮酒了(像阮步兵那样 )。以“好个诗家”独赞阮步兵,显然,词人在屈阮对比亦即醒醉对比之中,决然选中了后者,词人也走了阮步兵的道路。

  • 《皇城中花园讥刘白赏春不及》

    五凤楼西花一园,低枝小树尽芳繁。洛阳才子何曾爱,下马贪趋广运门。

  • 《宴湖南章漕乐语口号》

    使星一点寿星边,惠我三湘两阅年。既付龟符还楚垒,便持犀节上尧天。何参接踵新规在,侨札论心旧识然。入对丹墀访南事,细陈霜颊障蛮烟。

  • 《仲夏月夜怀陈西安》

    长怅浮云点太清,只今何许问天晴。浑怜短夜相催下,不放孤光自在明。幸与高楼通远览,未劳残烛更前行。此心对酒萧条在,咄咄置之聊自倾。

  • 《送李似举尚书帅桂州二首》

    桂林佳事我能言,四座停杯且勿喧。人物豪华真乐国,江山清绝胜中原。亲尝荔子薰风浦,静对梅花小雪村。边锁无虞庭少讼,不妨仙释问真源。

  • 《以诗句咏梅·水边篱落忽横枝》

    花疑天女现,根讶化人移。到眼如曾识,无心转见奇。

  • 《蜀中上王尚书》

    梓桐花幕碧云浮,天许文星寄上头。武略剑峰环相府,诗情锦浪浴仙洲。丁香风里飞笺草,邛竹烟中动酒钩。自古名高闲不得,肯容王粲赋登楼。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