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学琵琶已断肠。
锦绦银甲玉悬*。
春风琼树声逾稳,秋水芙蓉字亦香。
微敛笑,浅句妆。
何须重觅杜韦娘。
休教月底清歌去,怕趁行云上凤
张翥,龙溪(今福建漳州)人。神宗熙宁时爲同安县尉。事见民国《同安县志》卷一三。清同治《福建通志》卷一四七亦载有张翥,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未知是否一人,俟考。
《鹧鸪天·乍学琵琶已断肠》是元代张翥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乍学琵琶已断肠。
锦绦银甲玉悬。
春风琼树声逾稳,
秋水芙蓉字亦香。
微敛笑,浅句妆。
何须重觅杜韦娘。
休教月底清歌去,
怕趁行云上凤。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学琵琶的人,他的琵琶音乐已经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他将琵琶比作锦绦、银甲和悬挂的玉,形容琵琶音乐的美妙和珍贵。在春风中,琼树的声音更加稳定,秋水中的芙蓉字也散发着芬芳。他微微含笑,轻轻妆饰,不再需要去寻找杜韦娘(指传说中的琵琶女子),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琵琶之音。他希望月亮下的清歌不再离去,怕错过行云上的凤凰(指美好的时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琵琶为主题,通过对琵琶音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对琵琶音乐的热爱。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以形容琵琶音乐的华丽、优雅和动人之处。锦绦、银甲和玉是珍贵的物品,用来形容琵琶的音乐之美,凸显了琵琶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春风、琼树、秋水和芙蓉字等景物和意象,进一步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美感。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琵琶音乐的自信和满足,他微笑着,妆饰轻浅,表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琵琶之音,不再需要追逐传说中的杜韦娘。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机的期待,希望琵琶的音乐能够长久存在,不错过任何机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琵琶音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对琵琶音乐的热爱,同时表达了对美好时机的渴望和珍惜。
江湖漫浪两狂生,别后相思月一庭。期子未来灯是伴,逐贫不去笔无灵。诗书东阁头空白,势利迷人眼孰青。安得世无黄口辈,遍游天下作晴蜓。
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双带绣窠盘锦荐,泪侵花暗香销珊瑚枕腻鸦鬟乱,玉纤慵整云散。苦是适来新梦见,离肠争不千断。
天生蒸民,曷其有识。维圣摩励,规闲矩饬。
灵峰俯招人,老惫久乃至。荒荒墓旁庐,去住自移世。拂拭网丝榻,敢忘鼠衔泪。暝色接江海,渺然一身寄。缺月生楼头,光浮万松气。浸入苍烟窟,变灭荡层吹。野水出蛙声,共我肝肠沸。环环众壑影,漾漾孤灯味。竹丛把茗碗,露下湿秋思。窥廊夔魅空,冷抱星辰睡。
老来无一事,僮与鹤相随。绕屋疎疎竹,编墙短短篱。起来花换影,知己睡多时。莫厌山居寂,山人只自宜。
地气腾,天雨降。万物生芽,便是天机象。山顶有泉深数丈。索短求他,要觅应难望。少年修,根脚壮。老后铅虚,汞少如何向。视听都休神散荡。本去乾枯,怎得成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