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丛深啼鹧鸪,鹧鸪声更胜提壶。
江南江北常相逐,春后春前多自呼。
迁客销魂惊梦寐,征人零泪湿衣裾。
愁中间处肠先断,似此伤怀禁得无。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鹧鸪吟二首》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竹丛深啼鹧鸪,
鹧鸪声更胜提壶。
江南江北常相逐,
春后春前多自呼。
迁客销魂惊梦寐,
征人零泪湿衣裾。
愁中间处肠先断,
似此伤怀禁得无。
中文译文:
在葱翠的竹丛中,鹧鸪悲啼,其声音甚至胜过酒壶的声响。无论是在江南还是江北,它们常常相互追逐,从春天结束到春天开始,它们自己不停地呼唤。
对于流徙的人来说,他们的心魂在异乡销磨,惊动了他们的梦寐;征战的人们零落的泪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袖。忧愁在心中,痛苦之处肠子早已断裂,仿佛这样的伤怀无法禁止。
诗意和赏析:
《鹧鸪吟二首》是一首以鹧鸪的啼声表达人情的诗词。诗人以鹧鸪的声音为引子,揭示了人们在异乡漂泊或战乱中的痛苦和无奈。
诗中的鹧鸪声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被形容为比提壶的声音更为悲切动人。鹧鸪的啼声成为了流徙和征战之人内心痛苦的象征,它们彼此追逐,寄托了人们对家园、归宿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诗人通过对迁客和征人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异乡的苦闷和无助。迁客销魂、惊醒于梦中,征人流泪、湿透了衣裾,无不表达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伤感和无奈。诗中的“愁中间处肠先断”,形象地表达了痛苦的程度,揭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痛苦状态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以鹧鸪的啼声为线索,以流徙和征战之人的遭遇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流离失所、忧愁苦痛的理解和共鸣。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状况,以及普通百姓在乱世中的疾苦和无奈。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岭北回征帆,巴东问故人。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师指炼金丹。牢锁金关。工夫进火莫交闲。向己澄心观内景,闪电眉间。妙用在泥丸。神思难看。愚迷不悟隔千山。悟即如同观返掌,出世何难。
有洒如渑,便开怀痛饮,我歌君拍。世事轮云都莫问,只要颜红鬓黑。鹂燕风清,鸳鸯水暖,打当生申节。薰风来也,几人感戴翁德。好是驾海胸襟,屠龙手段,一笑乾坤窄。门外尘涛三百尺,不博剡溪一雪。绿幕红围,妙歌细舞,且醉三千客。问翁年纪,广成千有二百。
草草时间欢笑,厌厌别后情怀。留下一场烦恼去,今回不比前回。幸自一成休也,阿谁教你重来。眠梦何曾安稳,身心没处安排。今世因缘如未断,终期他日重谐。但愿人心长在,到头天眼须开。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男子宜读书,读书须五车。纸腐唇自裂,岂为刳心鱼。吾子少年时,青云得意初。英华发清端,赋笔凌相如。自试文石陛,竚召承明庐。孝隐二十年,复与志利疏。轩裳不挂眼,钟鼓悦爰居。归来邃经堂,志惟与道俱。架上数万卷,偃仰时卷舒。使彼夙昔人,微言幸发摅。春洲生兰苕,寒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