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东风驻马蹄。
月明庭树绿阴稀。
眼中时事惊天运,醉里游谈似□机。
思远走,拟高飞。
此心安得与时违。
遗书浩荡三千卷,未分穷愁老布
王恽,汴梁(今河南开封)人(《诗家鼎脔》卷上)。
《鹧鸪引 和周斡臣韵·中统五年三月十二日夜》是元代诗人王恽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夜时的心境和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门外东风驻马蹄。
月明庭树绿阴稀。
眼中时事惊天运,
醉里游谈似□机。
思远走,拟高飞。
此心安得与时违。
遗书浩荡三千卷,
未分穷愁老布。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门外东风驻马蹄"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东风吹拂着门外,停在马蹄之间。接着,描写了庭院中明亮的月光下,树木绿叶稀疏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清凉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眼中时事惊天运,醉里游谈似□机"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命运的思考。眼中时事惊动着天下的运转,而作者却仿佛置身于醉酒之中,与世无争,游走于虚幻的境界。这种对时事和命运的观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尘世的超脱。
下面的两句"思远走,拟高飞。此心安得与时违"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向往。作者感到心中的渴望与时光的变迁背道而驰,无法与自己的内心愿望相符合。
最后两句"遗书浩荡三千卷,未分穷愁老布"暗示了作者的积累和忧愁。遗书堆积如山,未能整理分类,反映了作者内心思想的丰富与深沉。而"穷愁老布"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奈,似乎暗示了岁月已逝,晚年陷入了忧愁的困境。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时光和命运的感慨与思考,同时也抒发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忧愁。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纷繁,给人一种深邃而思索的诗意。
老病偏多感,宵长昼亦长。衣冠方谢暑,枕席已惊凉。往事镌心在,新知过眼忘。篱边旧栽菊,岁晚为谁黄。
夜叶动飘飘,寒来话数宵。卷经归鸟外,转雪过山椒。旧长松杉大,难行水石遥。元戎宗内学,应就白云招。
大雅嗟麟笔,离骚叹凤弦。猗那谁与敌,羌蹇尚堪传。步仰曹刘独,名歆李杜专。无时吾不梦,携酒访斜川。
晚上危亭览物华,斜阳影里度归鸦。暮山隔断乡关睡,矫首临风眼欲花。
溪外人家处处栽,三分蓓藿一分开。故教嫩萼参差发,似要幽人次第来。
镜曲重携杖,京都再及门。诗书窥梗概,耳目竟烦昏。怊怅身何极,蹉跎意独存。长途风雨晦,十驾謇追奔。